剛退休的名校校長一直是教育圈的“香餑餑”。不少民辦小學開出幾十萬年薪聘請劉建文,他沒動心,但北京市組織老校長去河北阜平支教,這位陶然亭小學的前校長二話沒說就報名了,而且一幹就是五年。
劉建文在半溝小學帶孩子們上手工課
阜平縣地處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的貧困區,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而半溝小學離阜平縣城還有半個多小時山路,已過花甲的劉建文每週開著手動擋車從北京往返,每次來回就要8個小時。因為車況不佳山路難行,幾次在路上差點發生險情。
半溝小學的教學條件著實簡陋。劉建文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孩子們的場景:冬天坐在教室聽課,凳子連個靠背也沒有;大家都穿著棉襖,小手小臉凍得通紅;黑板是用洋灰抹的,更別提多媒體。
劉建文在半溝小學帶孩子們上手工課
在這粗陋原始的教室,劉建文開始了支教課程。“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清晨,朗朗讀書聲從教室裡傳來,這是劉建文帶著學生們吟誦詩句。中午,變成了葫蘆絲的美妙聲音。
鄉村學校缺乏專業教師,尤其缺少美術、音樂類教師,劉建文請來西城區的藝術課老師上課,他自己也在家練習樂器,然後教給學生。畫畫、吹葫蘆絲、陶藝這些都是劉建文去半溝小學支教以後自學的。為了讓孩子們畫出心中的色彩,他還自掏腰包購買彩陶、蠟泥等原材料。
放棄高收入到窮山溝去支教的不止劉建文一人。從2016年起,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組織包括他在內的32名退休老校長、老教師下鄉支教團。他們的平均年齡已經65歲,在過去的4年多時間裡,累計千餘次走進大山,為北京密雲、延慶,河北阜平、承德等地30多所鄉村中小學校送去最優質的課程與教育資源。
北京榜樣頒獎典禮上“老校長”合照
原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校長王寶山在承德隆化大壩中學、存瑞中學支教,公交前往需要8個小時;原北京建築大學附屬小學校長賈秋惠拉著丈夫給她當起了專車司機,還讓他承擔了支教學校的計算機維護修理工作;原中華路小學校長孟迎春每次去阜平幾乎都要把火車、大巴、出租車等交通工具挨個坐一遍……大家都是不顧路途奔波馬不停蹄,到校就馬上開展工作。
鄉村學校條件更是十分艱苦。半溝小學的教師辦公室裡放個床就是宿舍,劉建文直接住在了辦公室。山區的冬天格外冷,學校只有一個旱廁,從傍晚開始劉建文就少喝甚至不喝水。山裡沒處吃早餐,劉建文在汽車後備箱裡常年備泡麵,幾年下來泡麵吃了上百桶。
面對困境,“北京老校長”誰也沒有止步。他們的無私付出,只為了讓孩子們上一堂“好課”。
鄉村學校教師資源匱乏,當地很多老師能把課本串講下來就不容易了,根本談不上授課技巧和授課效果。針對這一問題,“北京老校長”通過聽課、評課和教研活動,手把手指導當地教師,邀請北京其他退休或在職的特級教師、骨幹教師送課講學,還為當地教師創造機會參加北京市的教師培訓班學習。
王寶山校長按照承德當地學校的教學進度和安排,重點抓初一和高一的語文和數學學科。兩地教師對學生上同一節課,然後兩地的教研員評課。王寶山還請北京的教學專家說課、評課,做學科講座。2019年,王寶山每月下校一次,大概聽了60節課,給教師梳理出10條要點,指導教師在教學當中“做一點點改變。“一個小小的變化積累起來就是質的飛躍。”王寶山說。
原中華路小學校長孟迎春2018年來到阜平縣平陽中心小學支教,從學校的整體設計到教學任務的安排,再到示範課和教研活動,她都事無鉅細投身其中。“北京老校長不僅帶來了一節好課,更重要的是為山區送來先進的教育理念。”阜平縣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楊二軍直言。
付寶環在谷家莊小學上音樂課
“我原來以為我是去跟音樂老師做交流,沒想到呢,沒有音樂老師。”東城區崇文小學原副校長、音樂特級教師付寶環瞭解到石猴小學和谷家莊小學教學現狀後,當即承諾:每來一次阜平就要給兩校每個年級的學生上一節音樂課。原來全校孩子國歌都唱不準,兩個學校輪流使用一架電子琴伴奏,付寶環手把手地教唱,幫學校組建了合唱隊,大家享受著音樂課帶來的快樂。
“北京老校長”感染著周邊每一個人,當地村民熱情地邀請北京來的親人到家中做客,送來自家的土特產。
劉建文還記得到,有一個週五下午,他準備返京時,一個幾乎從不開口的小男孩拉住他,偷偷塞給他一塊小石頭。男孩低著頭羞澀地說,“這是我上個月撿的,覺得好看一直留著,送給您,謝謝您能來給我們上課。”這個瞬間,劉建文感受到一名人民教師的幸福。
曾有三年多插隊經歷的李亞明校長與村民感情有著天然地親近,他說,就連食堂的大師傅都在想辦法表達一份感激之情,拿一盆棗或者他們自己做的涼拌菜送給他。師傅說,“你們那麼大老遠來,到我們這不容易。”
李佔芳等組成阜平支教團
“現在的孩子們和以前不一樣的,從他們的眼裡,我們看到了自信和成長。”老校長李佔芳驚喜地發現了這個變化。老校長阮秉剛說,“我們幹了一輩子教育工作,就是教書育人,能讓山區的孩子和老師多上一節好課,這比多掙點錢要更有成就感。”這也是所有“北京老校長”的心聲。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北京老校長”送課下鄉 也送去先進的教育理念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