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之窗】
作者:劉敏(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報告,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有近93%的工作者受到工作場所關閉影響,2020年上半年,有超過1/6的青年沒有工作。疫情打破了青年一代教育、培訓、就業的節奏,特別是即將升學或就業的青年受到了更大的影響,而女性青年受到的影響大於男性。
學業受阻,在線教育不是萬能藥
隨著疫情在歐洲的進一步蔓延,多國高校陸續開啟了線上授課模式,目前來看,疫情對歐洲高校的衝擊將會持續。英國大學聯盟(UUK)確認,大學秋季新學期採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方式。劍橋大學在2020年5月20日的對外聲明中則明確,在2020-2021學年校園主要用於提供小班授課、實驗室工作等,大班講座統一通過線上完成。在法國,雖然政府對外公佈法國高校秋季重新開放校園,但多所高校仍表示會保持觀望,巴黎高等政治學院則明確了新學期課程仍將通過遠程在線方式開展,校園只面向合作研究項目及小班研討課。
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臨時方案”頻出,使得不少學生對學業表示擔憂。一方面,並非所有學生都具有良好的遠程學習體驗。高質量的在線課程並非簡單地線下挪到線上,而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設計,而對於需要使用實驗設備或藝術類等對真實場景要求較高的學科來講,遠程學習的替代性則更差。另一方面,高校教育本身是一個組合,除了課程之外,還包含圖書館、實驗室、體育館等設施,還有團隊學習、社會交往、海外訪學、企業實習等多元學習方式,這部分內容的抽離,令不少學生擔憂學業質量下滑、文憑“縮水”。
即將升學的學生則在疫情中受到更大影響。早在去年3月,英國考試監管局就宣佈取消A-level和GCSE考試,教師根據學生課堂表現、作業情況、活動參與情況及平日測試結果綜合評定成績。去年4月,法國國民教育部長布朗蓋也對外宣佈取消2020年的高中畢業會考(法國大學招生考試),成績由本學年秋季學期兩次階段性測試成績代替。雖然政策本身值得理解,但學生的反應千差萬別。英國“學生屋”對750名學生調查顯示,有66%的學生質疑這種做法的公平性。在法國,有的學生認為疫情期間的遠程學習效果不好,將平日成績作為會考成績讓人感到寬慰;有的學生則認為失去了可能“翻盤”的機會,會考本身失去了信譽,讓人不滿。而隨著各國高校錄取工作的推進,部分準大學生們表示由於擔心大學“運轉不像往常一樣”,或許選擇秋季學期延期入學,其中海外學生對於出行及居住可行性的疑問更大。
經濟下行,就業前途未卜
疫情使法國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衰退,法國國家統計和經濟研究所2020年7月31日發表數據,法國2020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13.8%。而每年法國有70多萬大學生進入就業市場,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部長梅爾呼籲各界關注青年就業問題,甚至需要將這一問題作為經濟社會復甦的首要問題之一。法國勞工部部長穆列爾·佩尼戈也表示:“我們不能讓年輕人揹負著債務壓力,不能讓他們在工作、培訓方面看不到未來。”
由於經濟下滑,畢業生不得不降低崗位預期以求儘快找到工作。高校的學徒制學生更深受形勢的影響。通常學徒制學生以半工半讀形式完成學業,公司會支付學生學費並按月給予一定的工資。接收學徒的公司按照國家政策享受一定稅收減免,同時學生在畢業後有很大概率直接轉正。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學徒制已成為法國高校就業的重要途徑之一,工程師、商業類“大學校”約有15%的畢業生都是通過學徒制轉正步入工作崗位。然而當前企業卻因無法對未來作出預期,而無法簽訂學徒制合同,《費加羅報》預計本年度學徒制合同將會下降30%~50%,尤其是餐飲酒店、旅遊、交通業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
德國聯邦勞工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5月份,德國失業人數達到281萬,失業率從4月的5.8%上升到了6.1%。為此,德國修改了“短時工作制度”的相關法律,保障申請短時工作的員工可以獲得至少67%的收入,其中政府負擔2/3,這一政策雖支持通過縮短工作時間避免裁員,卻無法解決畢業生“畢業即失業”的困境。而且根據7月德國勞工部公佈的數字,德國求職招工比為2.01倍,無工作經驗的人求職難度將非常大。
據《衛報》報道,在過去的10年中,有三分之一的英國在讀大學生和五分之一的畢業生在零售、酒店、旅遊、休閒等部門獲得了首份工作,而這些行業恰好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目前,英國已有多個企業暫停了新員工或實習生招聘。英國前景教育集團的一項調查顯示,在5000名受訪者中,有29%考慮轉行,47%表示考慮繼續攻讀研究生以暫緩進入就業市場。
情緒焦慮,心理健康需要社會關注
根據法國公共衛生高等研究學校(EHESP)和法國公共觀點研究所(IFOP)對全法1000多個樣本進行的調查結果,疫情禁足期間,有74%的受訪者遇到了失眠問題,37%的受訪者感到焦慮、絕望,其中大學生群體和生活無法自理的群體對居家隔離最為敏感。根據法國高等教育與研究部的統計數字,居家隔離已經有約20%的大學生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著名的精英高校巴黎高等商學院(HEC)甚至出現了學生不堪重負跳樓自殺的情況。英國王子信託基金會對1022名16~25歲的年輕人進行了調查,其中有40%的年輕人稱疫情加劇了恐慌和焦慮感,有32%的年輕人因此而“不知所措”,壓力主要來自於學業、就業等方面,甚至出現了高中生因擔心禁足影響學業成績,自殺身亡的慘劇。倫敦大學學院(UCL)正在就疫情期間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一項追蹤調查,其負責人黛西·範考特透露,隨著解禁措施的逐步實施,人們的焦慮水平有所下降,但年輕人、獨居者等的情況仍不容樂觀。
去年7月中旬以來,法國政府開始積極推行“青年計劃”。計劃包括為僱傭25歲以下青年的企業降低成本,為參與學徒制的企業提供每個學生5000~8000歐元的資助,增加10萬個公共服務崗位和20萬個職業培訓名額等。英國政府也出臺了一攬子措施幫助青年學生渡過難關,其中包括鼓勵高校擴大招生,上調5%英國本土及歐盟全日製本科生的招生計劃,海外留學生及研究生不設上限,以降低入學的波動性,同時向護理、健康等相關專業多分配5000個招生名額;英國學生貸款公司將預付各高校2020-2021學年價值26億英鎊的學生學費,幫助高校盤活現金流,保障新學年學校運轉;另外,政府也投入專項經費,為無法找到實習和生活困難學生提供資助。英國各界也紛紛建言獻策,關注青年就業問題。青年未來基金會建議政府統籌協調全國基金會,為青年提供教育、就業、培訓方面的保障。去年5月,政府為該基金撥款1000萬英鎊,用於幫助失業、處境不利的年輕人。德國教育部宣佈自去年5月初起,因疫情而失業並需要經濟支持的學生可以每月從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申請650歐元的貸款作為臨時經濟援助,貸款無息期限截至2021年3月31日。同時,聯邦政府向德國國家學生事務協會撥款1億歐元,用於幫助遭受嚴峻困難、急需幫助的學生。
面對困難,歐洲需要政策創新
法國前總統奧朗德曾在自述中描述法國青年一代的景象:失業危機如影隨形,五分之一的青年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一半的青年僱員只能簽訂短期工作合同,半數法國貧困人口不足35歲,一些地區25歲以下青年人失業率達到40%……他們接受了比任何一代都久的教育,他們淪為時代的犧牲品。此次席捲全球的疫情更是凸顯了部分青年人的生存危機,使之成為考驗政府治理能力的一道難題。
然而,針對“被犧牲的青年一代”這一說法,社會上涌現出許多不同的聲音。法國哲學家塔沃約指出,“犧牲”一詞言過其實,尤其是對比世界大戰時期,這一詞語顯得更加不恰當。疫情之下,社會全體人民都受到了影響,代與代之間沒有必要爭個高下,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難處。雖然年輕人面臨就業壓力,但中年人也揹負著沉重的生活壓力,年長的人也同樣面臨被時代淘汰的壓力,特別是這次疫情中,大家看到了養老院中老人的脆弱。
通過梳理當前幾個歐洲國家保障青年工作的做法可以看出,給最困難學生髮放補貼以及鼓勵高校擴招都是較為普遍的做法。然而除此之外,政府層面還有哪些可以做、值得做需要開拓新的思路。
比如法國社會普遍呼籲政府重啟2008年應對經濟危機時制定的旨在促進以老帶新的“代際合同”以及針對缺乏專業技能年輕人提供工資補貼等幫扶性措施。而法國青年事務國務秘書加布裡埃爾·阿塔爾則表示,希望出臺的政策不會將年輕人和國家置於一種預設失敗、依附性的心態之下,國家可以在健康、生態等更需要年輕人的行業進行投資,同時會給予就業困難的學生一定幫助,就算不能立刻提供一個崗位,也可以通過實習、國際企業志願服務、公民服務等形式為年輕人提供一段有用且富有成長性的經歷。英國政府也表示將在致力於建設“世界技能強國”的目標下,加強對年輕人技能方面的培訓,建立更有利於青年長遠發展的扶持政策。去年6月3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已經在政府吹風會上表示政府將優先發展新學徒制,以此緩解年輕人的失業問題。
歷史上不止一次一代人被捲入某種危機或被動需要適應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事實上,我們也的確不能低估青年的適應能力,在這次全球抗疫戰鬥中,很多衝在最前線的人員都是青年人。英國鏡報2020年6月1日發佈的一項報告就指出,雖然青少年一代表現出強烈的焦慮,但他們中間仍閃耀著樂觀主義的光芒。常被稱為“雪花一代”的他們,在“發揮自己的熱情、能力、好奇和創造性來尋求突破危機的辦法”,恰如後浪來襲。而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各國對於青年工作的重視。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當下,傳承的是根脈,面向的是未來”。在抗疫時期,特別是後疫情時期,如何從思想、教育、培訓、健康、心理、就業創業多個領域建立組合政策體系,關注其“所思、所想、所盼”,支持青年一代發展,具有長遠意義。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07日 1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疫情中的歐洲青年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