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體育之育丨這位教體育的特級校長,把操場也變成了育德沃土

教育 新民晚報

“不懂得體育的人,不宜當校長。”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張伯苓的話,被72歲的徐阿根作為自己教育生涯的座右銘。

先後擔任市北初級中學和新中高級中學校長的徐阿根,曾是上海首位體育特級教師出身的重點高中特級校長。將體教融合納入學校德育工作,是他這一輩子在乾的事。儘管已經退休7年,但新中高級中學的行政樓,依然有他的專屬辦公室。“徐阿根名師工作室”上海市體育學科骨幹教師德育實訓基地每週一次的活動熱熱鬧鬧,一批批來自滬上各所學校的老師,在他的帶領下,探索體教融合之路。

體育之育丨這位教體育的特級校長,把操場也變成了育德沃土

圖說:徐阿根

他的手裡 走出許多優秀選手

前不久,上海女排在全國女排聯賽中獲得季軍,二傳老將卞雨倩的表現,牽動著徐阿根的心。他特意下載了APP,在線觀看每一場上海女排的比賽。

談及卞雨倩,徐阿根想起了當年的一句話:“那時候上海女排成績一度下滑,一直沒有像樣的二傳手。我就和隊員說,你們中間應該出好的二傳手。”卞雨倩,是徐阿根在市北初級中學擔任校長期間送出的最後一個弟子。

體育之育丨這位教體育的特級校長,把操場也變成了育德沃土

圖說:前排左一為卞雨倩

徐阿根的主項原本是田徑,由於排球隊需要補充師資,徐阿根便被調去排球隊。幹一行、愛一行,很快徐阿根便在青少年排球方面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榮譽。張靜、劉振家等一批上海女排主力隊員,都畢業於市北,上海男排的呂寧馨、餘國華,沙排國家隊的李樺也都出身於此。

好的苗子,需要精心呵護,徐阿根沒少下功夫。上海女排黃金一代成員劉振家,是徐阿根在延長路小菜場發現的好苗子,“我當時正在買菜,看到這個五年級的小姑娘,身高已經1.68米,當場就問她願不願意升入市北參加排球訓練。”進入市北後,徐阿根跟她約法三章,從零開始學排球很艱苦,但訓練之餘,功課不能落下。後來,劉振家不僅球打得出色,還在班級裡被選為大隊委員。

體育之育丨這位教體育的特級校長,把操場也變成了育德沃土

圖說:徐阿根和前上海女排、中國女排隊員桂超然(市北中學畢業)合影

“運動隊既滿足了一部分體育特長生的發展需要,也同時滿足了社會的需要。”這是徐阿根當體育老師期間的感悟,讓體育特長生獲得和普通學生一樣的文化教育,也同時給社會的體育隊伍輸送人才。

他的眼中 運動員首先是學生

上世紀九十年代,業內一提到上海的青少年排球,就想到市北,排球成了市北的招牌。不止一次,專業隊來向市北要人,徐阿根卻不放手,堅持要讓孩子們讀到初中畢業後再進專業隊,只有打下了紮實的文化基礎,他才放心將他們送出去。

市北中學男排隊伍拿到上海市冠軍後,新民晚報以《這才是能文能武的高水平運動員》為題,做了一篇詳實的報道。那批隊伍中的12名成員中,有11名學生最後考入了重點大學,沒有靠體育加分。

徐阿根一直認為,運動隊的學生,不叫運動員學生,而是學生運動員。“在踏入社會前,你的學生身份是不會變的。”因此,這些排球選手全部編入普通班,和普通學生一起學習生活。

體育之育丨這位教體育的特級校長,把操場也變成了育德沃土

圖說:徐阿根認為學校辦運動隊根本的目的是育人

徐阿根給學生運動員們制定了一個學習標準,考試成績不及格的,直接停訓,並定期召開運動員學生家長會,加強溝通。在運動隊裡,他設立了進步獎和幫教獎,運動成績大踏步前進的要獎,學習和道德品質方面有長足進步的也要獎。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女排隊員在上學的路上邊走路、邊讀外語,自行車、助動車穿行在她身邊。我看到後趕緊上去叮嚀她,安全第一。”徐阿根回憶道,這批運動員學生的學習精神,也帶動了班級其他同學的學習勁頭。

徐阿根曾在彙報材料上這樣寫道:學校辦運動隊,絕不是就排球而排球,也不僅僅是就選拔和培養優秀體育人才而已,而是要從育人這個根本目的出發。

他的學校 主課不能搶體育課

1996年起,徐阿根擔任市北初級中學校長。當上校長的第一件事,就是花錢修繕體育場,而第二件事,則是在中午12時半和下午4時半,學校提供體育活動。排球很快成了學校人人參與的特色項目,班班有排球隊,每年有排球文化節,同時,象棋、圍棋、羽毛球、遊泳等各類體育運動也廣泛開展。

體育之育丨這位教體育的特級校長,把操場也變成了育德沃土

圖說:排球成了市北初級中學人人參與的特色項目

在市北初級中學當校長的十年裡,他一直堅持耕種體育試驗田,也親自上體育課。體育搞得轟轟烈烈,學生成績也格外亮眼。彼時的中考,全市“四大名校”招收4個提前錄取的理科班,其中2個班級被市北初中的畢業生承包了。

2005年,徐阿根調任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新中高級中學當校長,已經56歲的他,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是主抓體育課。新學期伊始,他從教導處要來課程表,發現每個班每週只有兩節體育課,便要求改為每週3節。當時,教導主任面露難色:“我們學校不是體育教改試點單位,再說課程表已經制作完畢了。”徐阿根反問:“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建設,最根本的不是將學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嗎?”

體育之育丨這位教體育的特級校長,把操場也變成了育德沃土

圖說:徐阿根

消息傳來,校長室的電話都要被家長打爆了:將那麼多時間花在體育上,孩子們的學習怎麼辦?徐阿根不得不挨個耐心解釋:“體育活動不只是活動筋骨,而是能讓學生身心俱健。”新學期他重點抓高三,要求主課老師不得搶體育課,體育課半節都不能少,“高三學業負擔繁重,必須有張有弛。”徐阿根坦言,當時倡導並踐行體育課改是很擔風險的,但他毅然決然承擔了下來。後來,在他的推動下,各班體育課又改為每天一節。

他的弟子 讓操場成育德沃土

歌德曾說:“你若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用歌德的尺子衡量自己,就會感到自己做得還很不夠,一切都還得從頭開始。在教育行業紮根的徐阿根,一直這樣鞭策自己。

早在上海市第一屆體教結合工作會議上,徐阿根就說:“這幫孩子喜歡排球,但書讀得不太好,為了營造他們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讀好書,學校運動隊的首要目的是育人。”

體育之育丨這位教體育的特級校長,把操場也變成了育德沃土

圖說:徐阿根同上海市首個體育學科名師工作室的徒弟們合影,其中有四位已經評為體育特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

關於體教融合、關於青少年訓練,他覺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60歲從校長崗位退下來後,徐阿根又留校幹到65歲,擔任上海市首個體育學科名師工作室和體育學科德育實訓基地的牽頭人。65歲正式退休後,他依然從事著三年一期的體育學科德育實訓基地工作,從中“畢業”的教師們,在各個學校成為骨幹,令他自豪的是,不少教師如今都評上了特級教師。(新民晚報記者 陶邢瑩)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體育之育丨這位教體育的特級校長,把操場也變成了育德沃土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