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進社區 街坊齊“打卡”
12月11日,蒲公英社區學院的學員一起練習、交流繪畫技巧。
12月11日,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幸福路片區管委會湖東社區蒲公英社區學院的教室裡,學員們有的對著鏡子練習舞蹈,互相糾正動作,有的在練習發聲。
“年輕時我們都是文藝愛好者,但沒機會接受系統的學習。沒想到退休了,能在家門口的學院裡接受專業舞蹈老師指導,讓我們活到老學到老。我和鄰居們只要有空就來。”蒲公英社區學院學員周豔萍高興地說。
2015年7月,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在全疆高校中率先開展社區教育,在湖東社區創辦了蒲公英社區學院,先後派出多名優秀教師和200餘名學生志願者為社區居民教授聲樂、舞蹈、樂器、走秀等課程。日前,蒲公英社區學院項目獲評為2020年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烏魯木齊職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吳振財說,社區教育是國家建設終身化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就是一種終身教育,高校的職業教育職能,不僅僅是在校園內,還要增強服務社區的能力,面向少年兒童、老人、流動人口等服務。
截至目前,蒲公英社區學院已開設講座100餘場,服務轄區居民6000多人次。
12月11日,3名學員在回家路上探討剛剛學習的一段戲曲。
12月11日,學員跟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教師學習舞蹈。□本報全媒體記者 鄒懿攝影報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新疆日報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哇偶!這裡居民業餘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