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費,顧名思義,是用於日常生活的費用。
如果將費去掉只留生活,等一下,如果沒有“費”還怎麼留生活?
生活與費,二者缺一不可。
大部分學生的生活費來源是父母,一般來說每個月生活費是完全夠用的
但是萬一有什麼必需品恰巧積在了一起,那就可能不夠用了
如果發現自己的生活費不夠用了,而且短時間內沒辦法自己解決,那該怎麼辦?
答案當然是:向家裡要生活費。
向家裡要生活費有什麼方法?會得到什麼驚人回覆?
一起來看看吧!
【1】
向親媽直接要錢法:
收穫意外驚喜:來自母親的感人回覆×1
媽媽表示不想認你這個費錢的閨女了。
【2】
向親媽直接要錢法:
收穫親媽提供的方法一條:找爸爸。
【3】
向親爸直接要錢法:
收穫道具:紅色感嘆號×1。
爸爸也不想認這個費錢的娃了。
就問你感動嗎?是不是在感動中流下悲傷的眼淚。
【4】
多角度暗示法:
直到讓對面的人讀懂為止。
發了那麼多,可算是看到那兩個想看到的字。
【5】
文字遊戲法:
以少換多,不過這僅體現在數字上。
親爸:活了那麼多年居然被自己的娃套路了?
總有機智不被套路的,
所以還有這種版本——
好歹是你爹,你小子心裡想什麼我還能不知道?
【6】
假裝不缺錢法:
先看看下面這個小故事——
轉換思路,將思路切換到要生活費上,
當父母給你打電話問缺不缺錢時,
假裝不缺的樣子,在這時一定要視金錢如糞土,
說不定父母一感動就給你轉錢了呢?
不過凡事總有意外,
比如說收到回覆:好的這個月不給你打錢了。
如果看到這裡你真這樣做了,並且真的收到類似回覆,
下一步你要做的是放空大腦,先忘掉這篇文章,然後收拾裝備準備準備搬磚吧。
什麼,你問為什麼是先忘掉這篇文章?
磚頭很硬的,我害怕(無辜臉)
【7】
利用好奇心法:
在開頭寫別讓爸媽點開看,外加一連串回車空格,
以此引導父母點開滑動說說並看到暗示:你家孩子已經沒錢準備吃土了。
但是很可能回覆會讓你想笑又想哭——
父母:請表演吃土,我們想看!
【8】
表情包暗示法:
不用說明真實意圖,發出表情包,父母會懂得。
百試不厭,各式各樣的表情包隨意挑選,總有一款適合你。
挑了一些表情包,如下所示:
【9】
語文暗示法:
巧用所學過的知識,大家都是文化人,
不如回憶下童年,做做曾經做過的填字題目。
悄悄問一句在座有娃的朋友,
有沒有哪一種讓你看了以後想笑還想說不給,來逗逗自家娃的套路?
再悄悄問一句在座的學生們,
還有沒有什麼方法巧妙的向父母要生活費?
笑歸笑,要歸要,
但是不要忘了,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很難有人能替代。
閒暇時給父母打個電話,關心問候一下,千萬不要只有缺錢時才想起父母。
父母愛我們,我們要更愛他們才是!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爸你給我發520,我給你反666”生活費不夠怎麼辦?網友:考驗大腦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