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鍾愛“水餃”的朋友,必定或吃、或聽說過“自助水餃”店。
這種店大都為“明檔裝修”,就是將餐區與廚房用玻璃隔開——外面是用餐的食客,裡面是包水餃的工人。
餃子種類也不少,有素三鮮、韭菜雞蛋、酸菜豬肉、酸菜肥牛等多個品種,並附帶炒菜、水果、零食等吃食,葷素俱全。
這種“自助水餃”常常也是座無虛席,因為相對“零售”比較實惠,“18元”是最常見的價位,無疑還是非常誘人的。
但也有朋友犯了嘀咕:市面上一盤水餃就要十幾元,而在這種自助模式下,只要18元就能隨便吃,還有各種菜碼,是不是質量有問題?
其實生意能夠長久紅火,就說明老闆必定是賺錢的,所以關於這“18元自助水餃”為啥這麼便宜,今天總結出3點原因,看看能否解開您的疑惑。
No.1開店成本低
您要仔細觀察,會發現這種“自助水餃”店,往往只開在三、四線城市中。
這些城市的經濟水平普通,工資標準一般也不會太高,所以房租、人工的成本支出都能大大降低。
這“18元隨便吃”的自助模式,恰恰迎合了食客們“都能吃得起,更想吃回本”的消費觀念。
您要開在北京王府井,別說19元了,就是29元也不夠賠房租的。
No.2酒水利潤大
餃子隨便吃,但不代表酒水隨便喝,北方素來有“餃子就酒,越喝越有”的說法,吃得盡興了,再加上豐富的菜碼,不喝點酒、飲料,簡直對不起費這頓餃子。
而值得注意的是,餐飲行業中的酒水飲料,大部分並不如超市、商場中的新鮮,大多距離生產日期較長,所以成本更低。
當然並不是說100%都這樣,但稍微接觸過餐飲行業的,都應該知道這絕非誇大其詞。
並且自助水餃是“拒絕自帶酒水”的,先不談是否合法合規,但能夠肯定的是,在酒水方面,絕對有著不小的利潤。
No.3水餃的成本
皮薄餡大的水餃,也是招攬回頭客的資本,但值得注意的是,縱然水餃是手工包制,但“肉餡”卻是批量生產的。
質量如何我們無法下定論,但熟悉“自助模式”的朋友肯定都知道,這些肉餡的價格,往往是市場價的一半,甚至更低。
說直白些:一個水餃的成本在2毛錢左右,即使吃50個,也不過是10塊錢。
更何況18元只是一個虛標,在買單時,店主還會額外收2-5元蘸料費,縱然是明晃晃的套路,但在18元的“廉價水餃”面前,也並不會引起食客過多的反感。
——輕肥說——
除了上述3個較為重要的因素外,其實這種自助水餃,還有很多“內行”才瞭解的規則。
包括餃子除了堂食,還可以零售、外賣,廚師不用太過高級(熱菜、涼菜都有固定配料)等,再加上較高的翻檯率,其中利潤絲毫不比“自助火鍋、烤肉”低。
總而言之,一分價錢一分貨,至於質量到底如何,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本文由@輕肥食譜原創,專注美食多年,歡迎關注,帶給您更多精彩。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水餃自助”18元一位,炒菜水果隨便吃,老闆不怕賠錢嗎?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