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師傅展示做好的樑弄大糕。(黃程 攝)
記者 黃程
大糕是樑弄的標籤之一,集鎮方圓幾裡地,大大小小的大糕店有100多家,這其中生意最紅火的就是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阿橋大糕。店內新鮮出爐的大糕,香氣四溢,饞得店內排隊等候的顧客直咽口水。
阿橋大糕的掌門人梅柏橋做了20多年的大糕,如今他的兒子小梅師傅已經出師,成為這項非遺手藝的第五代傳承人。
“大糕製作技藝,有著300多年的歷史。別看這不起眼,大糕曾經是皇室的貢品……”小梅師傅向記者介紹。
篩子、模子、印糕板、米粉、餡料……一大堆的工具材料擺放到位後,小梅師傅開始製作。篩粉、加餡、敲印、切塊……幾分鐘工夫,一板大糕就做成了,放入蒸箱蒸15分鐘即可。
“製作只是一個環節,前前後後還有很多工序。”小梅師傅說,他的手藝是祖傳的,保留了原汁原味,而且在選材以及餡料配方上掌握獨門技藝,選用什麼樣的米、什麼樣的混合比例、泡米的時間長短,都很有講究,“餡料配方就更加講究了,曾經有一家做湯圓的企業,出價80萬元買我們家的豆沙餡配方,我爸沒答應。”
傳統的大糕,原先只有豆沙一種餡料,再好吃也會有吃膩的時候,也會有不喜歡的人群。而在梅家,則有芝麻、黑米、藍莓、鬆花、桂花等多種口味可供選擇。“這些都是我創新出來的品種,以後還會不斷嘗試新花樣,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小梅師傅說。
來源:寧波日報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樑弄大糕:傳承300多年的“貢品”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