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檳榔竟吃出儀式感?解鎖越南社交新時尚

美食 榔佰旺

檳榔的原產地在東南亞,屬棕櫚科,夏初開花,深秋收果。而作為東南亞國家之一的越南,對檳榔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常將其栽種於房前屋後,以採其果食之。他們視吃檳榔為越南第一習俗,凡待客、祭祀、婚嫁宴請等都離不開檳榔,早已成為越南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檳榔竟吃出儀式感?解鎖越南社交新時尚

越南檳榔文化的起源

越南人吃檳榔習俗據傳始於雄王時代,與之相連的是檳榔的典故:一家夫妻兄弟跋山涉水互相尋覓,最後分別化為巖石、檳榔樹、簍葉樹聚在一起,互不分離。一位路過的皇帝在偶然的情況下將三者混合在一起吃,沒想到十分美味,人們便紛紛效仿,檳榔也由此成為了越南人民常常掛在嘴邊的食物,甚至在後世延續這一習俗的過程中逐漸發展為婚嫁宴請、祭祀禮佛的物品,也成為了男女戀愛、人們待友會客的先行官。

獨具越南特色的檳榔吃法

在越南,檳榔果像傳統的肉棕和餈粑一樣深入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一種具有多種功能的食物。越南人還將檳榔吃出了新花樣,吃出了新高度,非常的有儀式感。

對於越南人而言,切、卷檳榔都是一門藝術,既考驗人又費時間。通常一個檳榔果切成六瓣,要將其均勻地切開是要花費一番功夫的。卷檳榔片則更難,然而這才能顯示出家庭婦女和姑娘們“打整”檳榔的才能。檳榔片可以捲成許多形狀,但是最難卷的是兩頭各有兩隻小葉片往上翹起,其形如鳳凰展翅飛翔的鳳翅檳榔片,卷檳榔片的功夫到不到家,要看能否卷好這種檳榔片,這樣才能讓人難以抵禦檳榔的誘惑。

檳榔竟吃出儀式感?解鎖越南社交新時尚

檳榔衍生的文化意義

越南跟中國一樣有著淳樸的民族風情,也十分注重禮儀,而他們部分習俗禮節是體現在檳榔上面。如:主人請客人吃檳榔時,必須從長輩請起,先長後幼,要十分禮貌、恭敬地端起來送至客人面前,待一一請過之後,方能將檳榔盤放下。如果缺乏這一程序,就會有不禮貌、不好客之嫌,從而遭人鄙視。

檳榔在越南也被視為見面、交流等各活動中的有效方式。越南人有句話“檳榔是各國事情的開端,越語:Miếng trầu là đầu câu chuyện”,俗有句話; :“親賓來往非檳榔不為禮”,體現了越南人民的熱情好客。所以越南人去做客的時候一般不會是空手的,而要帶一些檳榔為禮物。

越南嚼食檳榔的風俗習慣一直延續至今,在生活文化的各個方面上檳榔仍然保持了自己獨特的地位,,甚至成為了一種社交新時尚。婚嫁宴請時,男方家要事先送給女方家數千只檳榔以招待來賓;逢年過節和平時接待客人也要擺上一盤檳榔。並且,人們還將檳榔作為饋贈佳品,用於人際交往、走親訪友,求人辦事送禮時也常以檳榔為重。

檳榔竟吃出儀式感?解鎖越南社交新時尚

如今,吃檳榔這個習俗已成為越南民俗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越南人社交的一種新風尚,給越南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檳榔竟吃出儀式感?解鎖越南社交新時尚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