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化 光明日報

2022長城腳下

文明的緣分

冬奧與春節相聚

公元前776年,

古希臘舉辦第一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公元前104年,

中國頒佈《太初曆》,

定歲首為春節2022年立春,

中國第2126個春節期間,

第24屆現代冬奧會於“雙奧之城”北京開幕

北京冬奧會將是一次歷史性的盛會,因為北京將是第一個同時舉辦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這對於整個奧林匹克運動都是很重要的。我們都意識到在這次疫情中,體育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也認識到體育在凝結整個社會團結方面有多重要,體育是社會的一個紐帶。

在疫情挑戰之下,北京冬奧會籌備工作進展得相當順利,這幾乎是一個奇蹟。

我們需要團結起來應對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這些挑戰不限於新冠疫情和未來的健康風險,而是關於如何實現人類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俗話說得真好:有緣萬裡來相會

現代奧林匹克從巴黎傳到北京,奧林匹克文化從北京傳向世界。人類文明的東方與西方不斷地相向而行相遇相聚。中國春節是世界上最多人參與聚會的節日;奧林匹克是世界上最多人目光聚焦的節日。俗話說得好:“有緣千裡來相會”,這是中國文化對於個體之間相遇相聚或形成友好交往關係的描述。

今天我們要說:“有緣萬裡來相會!”這是我們用於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全球情緣的最好描繪。屆時,冬奧會將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大賽區舉辦,這一帶是長城文化最密集的地帶,是長城文明帶最核心的區域,而又恰逢中國最重要的節令和人文盛典—春節。

2022年的春天,將開啟一個又一個新的大美景緻。開春的長城會呈現古老魅力與青春激情,全世界目光將聚焦中國的春節與奧林匹克的北京相約,聚焦激情的冬奧與溫暖的春節的長城相擁。屆時,北京作為世界首個雙奧之城,將譜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新篇章,呈現人類文明交流互鑑的文明對話新盛景。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放寬歷史的視界,我們可以說,起源於古希臘的奧林匹克文化與起源於中國的長城文化、春節文化相聚,這一緣分伏脈千裡,至少已經持續了2500年之久,昭示著東西方文明必然相映相通、相遇相聚、相知相長的歷史進程,也就是建構人類文明共同體的歷史機遇和趨勢。

所謂“緣分”,按照哲學觀念來理解,就是人類共同體的各種文化存在相通的必然性和互聯的偶然性之統一。人類作為群居動物,其建構共同體的信念是文化創生和文明創世的本源,追求美好生活的文明尋夢是這一信念的主要內容。因而共同體的創建、交流、包容、組合、發展是一個由小到大、從初級到高級、從一種文化到多種文化、從衝突到融合、從簡單到豐富的文明尋夢過程,這就是文明緣分的含義。

奧林匹克文化對文明隔閡與衝突的克服與超越,證明瞭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鑑作為動力機制相向而行、相互融合的歷史:人類共同體按照文化類型、文明信念和物質技術能力由血緣共同體、部落聯盟體、民族集合體、城邦聯合體發展到跨文化的大型文明體和文明圈。奧林匹克文化發展至今,正是人類經過跨文明圈交流而形成世界文明的精神本質和秩序表徵的邏輯展開過程。

那麼,2022年長城腳下,冬奧與春節相聚的文明緣分是怎麼來的?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建構文明共同體的經驗相映

公元前1000年被西方學者稱為“神奇的千年”。在這一時期,在歐亞大陸文明發生和交流最為密集的地帶,猶如數次地質紀年中發生過的生物大繁榮一樣,進入千年文明大創世的時代。

四大流域的文明古國,組成了歐亞文明大走廊的四大支柱,繼小麥之路、玉石之路、彩陶之路、青銅之路時期以後,歐亞大陸進入鐵器之路和絲綢之路的文明大時代,封建制即封邦聯合體和城邦制即城邦聯合體的充分發展,誕生了相映生輝的古希臘與古羅馬、古波斯、印度孔雀王朝、亞歷山大帝國、中國周秦漢王朝等大型文明體。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陽。中國的東周時期,也就是春秋戰國時代開始了,時有140多個封邦聯合體,史稱諸侯國;公元前776年,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一個城邦奧林匹亞舉行,時有200多個城邦聯合體,史稱城邦國家。

距今2500年前後,在亞歐大陸的文明軸心地帶,世界文明史進入“百家爭鳴”的軸心時代。亞歐大陸出現了古希臘的哲學家和科學思想家、瑣羅亞斯德教的先知們、猶太教的先知們、佛教的佛陀和中國的儒道墨法、農醫工兵、陰陽五行縱橫各學派,這種世界性百家爭鳴的文明思想大涌現,建立了此後2000年世界文明交流互鑑的動力機制和共同價值基礎。

東西方文明的緣分橫空出世。

這種百家爭鳴的機制也同樣出現在奧林匹克文化中:從公元前444年起,古希臘奧運會出現了藝術比賽項目,比如朗誦、歌詠、雕塑工藝甚至建築美學等等。許多著名學者、歷史學家、詩人、戲劇家和藝術家都曾到奧運會上參加比賽。今天,奧運會開幕式與閉幕式的文化藝術表演和展示,以及數學、物理、化學等奧林匹克競賽,與此一脈相承。

在這個軸心時代,不僅僅是文明思想體系同時出現,更重要的是組建和發展文明共同體的實踐經驗有很大的類同性。

公元前685年,被中西方學界公認為是中國早期經濟學家的管仲,即管子,開始在政治、外交、法律、軍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進行系統性改革,建立了社會生產和分工、社會交換與流通、社會市場和消費三位一體最大化匹配的“富民強國”經濟思想與政策,尤其實施了扶持農牧業和工商業精密分工的產業園區政策。管仲擔任齊國國相40多年,使得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這裡的“霸”就是“富裕強盛”的代名詞,其思想和政策導向為後來的中國政治家所遵循。

公元前594年,梭倫以其威望和功績當選為雅典城邦的“執政官”,開始進行具有憲政意義的一系列經濟、政治和社會改革運動,包括廢除貴族專制,建立公民大會制;廢除債務奴隸制,建立公民財產等級制;廢除嚴酷法律,建立陪審制;頒佈鼓勵優勢產品出口、建立民生技術教育體系等產業政策,使雅典成為古希臘城邦聯合體的“龍頭老大”,也為後來西方構建成功的社會治理模式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462年開始的伯裡克利改革和公元前356年開始的商鞅變法,在世界文明思想和實踐史上也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原創文明價值觀的底蘊相通

文明在本質上是關於天、地、人三者總體關係的認知方式和行為範式的信仰體系,文明的特質性就是這個思想體系及其共同體建構模式的特性,反映了不同文明生態條件和實踐經驗的差異。但是,由於人的基因遺傳與增殖的機理,人類對於文明本源即天地造化的終極感恩和敬畏心理,是文明創生傳承的最大共性,也就是不同文明共同認同的價值。這種價值認同主要表現在神話傳說、圖騰崇拜、祭祀禮儀、節日慶典、英雄敬仰等最為重大的人類族群的共同活動中。

古希臘經歷了克裡特-邁錫尼文明階段,在荷馬時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900年)出現了以天神宙斯為首,赫拉、雅典娜、阿波羅等組成了分工明確、職責清晰而長生不老的神祇家族。這些神祇被賦予七情六慾等人所共有的秉性,全面參與治理社會的活動,其實是按照天文、地理、智慧、美麗、婚姻、健康、技術、軍事等文明要素和稟賦來分工管理人的世俗事務。

認同宙斯神祇家族並對他們的祭祀、禮拜構成希臘城邦聯合體的共同精神基礎。

奧林匹亞這座距雅典190千米的美麗小城,是傳說中天神宙斯的直接管轄地和主要祭祀地。儘管奧林匹克文化起源有不同版本的傳說故事,但是都指向一個宗旨,就是宙斯崇拜,也就是說,奧林匹克文化源於全體希臘人的宙斯禮拜儀式和節慶活動。由於這種活動加入了體育競賽的內容,全體希臘人的參與程度與當中包含的美感、慶典意味與狂歡意味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因而“和平與安寧”“公平與正義”“快樂與健美”“勇敢與效率”“自由與勤奮”等世俗文明的標籤便一覽無餘。

中華文明有著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和造人、伏羲等各種原始神話傳說,歷經堯舜禹的傳說時代、夏商周的王政時代,中華節日慶典與觀象授時、五穀豐登的農事形成密切關聯,祭天拜地敬祖先實際上是世俗生活的信仰機制。

與古希臘“神譜”的社會治理模式本質上一致,《周禮》形成了6大“官譜”的社會治理模式:天官冢宰負責宮廷和王政63種事務;地官司徒負責農業和民政78種事務;春官宗伯負責宗親和人口70種事務;夏官司馬負責軍事和外交70種事務;秋官司寇負責法律和司法66種事務;冬官司空負責工商與營造30種事務。

《周禮》就是中華封邦聯合體和大型文明體的精神基礎和行為範式來源,而後來演變為春節的“歲首”是其中最大的祭天拜地敬祖先的節日慶典。

歲首是如何演變為春節的?

歲首的確定在漢代以前有比較複雜的歷史過程。在觀象授時時代產生的“夏小正”直到秦代,按照太陽的位置春夏秋冬季節的“分”和“至”設置的是十月曆,在《黃帝內經》《詩經》等典籍和彝族古曆法中得到證實,因此將十月的冬至日期作為歲首。同時按照天幹地支和月相的分佈,一年也被定為12月,歲首有的定在1月,有的定在12月。由於諸侯國南北跨度很大,天象物候也有較大的差異,因而採用曆法的歲首日期並不統一,但慶典的隆重性卻是一致的。

直到公元前104年,司馬遷提議改歷後,《太初曆》問世,一年分四季12個月,歲首定在1月1日,就是以農曆的大年初一為歲首,歲首就演變成過年節慶。由於過年也是立春節氣,因而叫做春節,這反映了中華文明由封邦聯合體成長為大型文明體的歷史過程。

以崇尚天道為首,春節文化代表了文明的價值序列: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誠、政道酬善、家道酬孝、業道酬精、文道酬美、商道酬信、食道酬養、壽道酬健……

“天神”與“天道”,東西方兩端的最高文化範疇,底蘊之相通,發展之同步,其實即內在的緣分,今天看來令人驚奇,細想卻十分合乎規律。

長城文化:文明相遇的奇蹟

就在世界文明的軸心時代,中國出現了長城和大運河這兩個重大文明現象。

在首屆古代奧運會舉辦之後的120年,即公元前656年,《左傳》記載了楚國綿延250多千米的“方城”開始使用,抵禦了來自北方的軍隊。此後魏國、齊國、趙國、燕國、秦國等多個諸侯政權都築有長城,各綿延數百至上千千米不等。自秦漢大一統王朝以來的2000多年中,從東邊的鴨綠江邊到西邊的帕米爾高原北麓、從秦嶺腳下到漠北蒙古高原,中國人修建的長城及其烽燧、關城設施多達兩萬多千米。

要問長城有什麼功能,先看古代奧運會有什麼功能。

公元前561年,古希臘哲學家卓羅斯為古代奧運會起草了新的章程:

競賽期間,各城邦之間不得有戰爭事務,因此競技比賽只能在個人之間進行,不能在團體之間進行;賽會的組織者為各城邦主官和祭司,決定運動員和觀眾的資格和規程,因此仲裁委員會由宙斯神殿中的專職祭司和經過選舉產生的裁判人員共同擔任;參賽者必須兩代以上是純希臘人,必須在政治上、道德上、宗教上、法律上沒有汙點,因此凡在比賽中賄賂裁判或行為不檢點的人要被罰以鉅款……

其文明的價值在於,奧運會把城邦之間可能的或現實的戰爭衝突關係定格為和平競賽、公平競技、追求大美等融合秩序關係,儘管並不能杜絕衝突和戰爭,卻為組建文明共同體提供了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經驗範式。

同樣,中國的長城文明帶,不但形成了農牧產業的分工交換地帶,聯結了黃河流域、海河流域、草原、黑鬆遼流域、西域等中國主幹文明帶的民族文化關係,更為日後絲綢之路的出現提供了安全保障,打通和聯結了古波斯-中亞、古希臘-羅馬、古印度-南亞等文明圈。這就是長城的安全與和平、分工與交換、精神與審美的融合秩序功能,因而也為創建文明共同體提供了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經驗範式。

非常神奇的是,正是在軸心文明時代,古希臘人就知道了絲和絲國。《荷馬史詩·奧德賽》中寫道:“從門閾直到內室,椅子上放著柔軟的綺羅。”綺羅即絲織品,後來學者們認為這些絲綢很可能就是與斯基泰人交換得來的。斯基泰人是那時活躍在歐亞大陸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也就是著名的“小河公主”的族人,中國典籍中的“塞人”。另有一批經過波斯人交換而來的絲織品被稱為“透亮的衣服”。

此後,古希臘出現了“賽裡斯”即“絲”和“絲國”的概念,後來羅馬國家中的希臘學者直接把“賽裡斯”作為對中國大漢王朝的稱呼。這個緣分與奧運文化的年代一樣久遠而深厚。

於公元前336年至公元前323年存在的亞歷山大帝國,是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帝國,促進了古希臘文化的繁榮發展、東西方的直接交流與經濟文化大融合,史稱“希臘化時期”。

那麼,“化”到什麼程度?“化”到中國了!

有學者研究認為: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形成三個王國中的塞琉古王國,其邊界進入帕米爾高原和中國古稱的西域,其中《史記》記載張騫進入西域見到的阿姆河上遊一帶的大夏國,就是希臘人後裔所統治的地區。也就是說,張騫間接接觸了古希臘人,感受了古希臘文化。

這就是文明相遇的奇蹟。

絲綢之路:文明的因緣際會

大漢王朝建立了西域都護府,大唐王朝設立安西和北庭兩大都護府,長城的烽燧和關城設施延展至天山以西、瓦罕走廊、額爾齊斯河,密切聯繫和接觸了希臘化的中亞和西亞古國。於是,隨著絲綢之路上的經濟文化傳播,大量具有濃鬱的古希臘、古羅馬精神面貌和風採的藝術傳入中國,影響深遠。

佛教本來不具有偶像,但在以希臘文化為核心的犍陀羅王國(今巴基斯坦境內),佛教開始出現以雕塑和繪畫的方式來描繪佛陀,沿著絲綢之路,佛陀及其弟子們的形象便以歐洲人的樣貌傳入中國,演變為或慈眉善目或嫉惡如仇的東亞大眾形象。唐代,佛教攜帶古希臘藝術精神,歷經千山萬水到達了朝鮮、日本。

如今從新疆向東長城文化帶沿線數以百計的石窟中,還留存著體現古希臘人形象與藝術風格的雕塑和壁畫。

中國家喻戶曉的文學故事《西遊記》與古希臘神話故事相似,講述了充滿七情六慾的神和小錯不斷、大錯不犯的英雄的故事:玉皇大帝就像宙斯,觀音就像雅典娜,哪吒就像阿波羅,唐僧師徒就是人神結合、法力獨特、建功立業的最典型的英雄群像,其中孫悟空的法力猶如古希臘最受崇拜的英雄普羅米修斯。中國古代的大眾文化與古希臘人崇拜奧運英雄的情結同樣深入人心。

公元前的神奇千年是以文明共同體的升級而告終的。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在地中海,“希臘化”的歐亞非三大板塊,馬其頓、塞琉古、埃及等王國融入羅馬這個大型文明體;在東方,楚、齊、燕、趙、魏、韓、南越、西域、遊牧等文化板塊涌入秦漢大一統文明體。東西方幾乎是在同一時期進入大型文明體階段,這難道不是因緣際會嗎?

於是,大漢文明體向西,羅馬文明體向東,開啟了東西方相向而行的官方交往史。公元97年,漢使甘英出使羅馬,被地中海的洶涌波濤擋住未果。羅馬皇帝派出兩批使者,第二批於公元166年成功抵達了長安。

古羅馬繼承和發揚了古希臘的神話美學、哲學和科學精神,延續和擴展了奧林匹克文化。儘管包含了傷亡率很高的項目,但羅馬公民不分種族、膚色、階級、地位都可以參與,奧運會被賦予更多自由和平等的內涵,卻在公元4世紀末戛然而止。

公元393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佈基督教為國教,隨後基督教徒展開了對異教文化的毀滅運動:宙斯神祇家族的宗廟被搗毀,大批繼承古希臘文明精神的哲學家、科學家、戲劇家、工藝家受到了迫害、關押和驅逐,乃至於殺害。公元394年,狄奧多西一世宣佈,奧運會是異教徒行為而被禁止。公元426年,奧林匹亞城被基督徒徹底焚燬。直至1000年之後的文藝復興時期,伴隨黑死病肆虐後的反思,歐洲人開始重新恢復古希臘羅馬的文明精神,為後來的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奠定了精神基礎。

於是,東西方文明的緣分再次發生:深受《馬可·波羅遊記》的影響,歐洲人有了再次向東方文明尋夢的衝動,15世紀大航海運動開始;16、17世紀來華的傳教士發現了中華文明與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具有類同的思想內涵和實踐範式,因而他們傳回歐洲的信函、出版的書籍,成為歐洲啟蒙運動的重要資源。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春節文化:文明的相聚相歡

古代奧運會被廢止了整整1500年之後,1894年6月23日,顧拜旦與12個國家的79名代表決定成立國際奧委會,開創現代奧林匹克運動。1896年,首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辦。1924年,首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法國舉行。

在奧運會缺席的1500年裡,世界發生了無數飽經憂患和翻天覆地的變故。如今奧運會已成為普天同慶的現代節日,吸引了202個國家和地區、數十億人口的熱情參與。那麼,為什麼奧林匹克文化能夠復興?

這是因為文明創生時代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和問題,現在還在持續,比如天災人禍與生態困境、衝突與戰爭、社會不公和精神萎靡,影響生命健康的不良習俗等等。不難看到,軸心時代創立的奧林匹克文化具有現代性和超越性,其所代表的文明境界至今依然有效,對現代國際政治的文化衝突病症具有“文明治癒系”的意義。不難發現,這種有效性和治癒性將會持續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之中。

在1908年《天津青年》發表了著名的“奧運三問”整整100年之後,2008年8月,第29屆夏季奧運會聖火在北京燃燒起來;整整114年之後,2022年2月的春節期間,第24屆冬季奧運會將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大賽區舉辦。

根據議程,2022年冬奧會將有北京、延慶及張家口三大賽區,屆時將有來自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媒體人、志願者和廣大觀眾活躍在200多千米之間的25個場館的賽事路線上。

我們再來看看這條賽事路線呈現了怎樣的文明緣分:

這裡是太行山與燕山兩大山系的交匯處,有上古驛道的軍都徑,是北京母親河——永定河的上遊桑乾河與洋河匯流處,桑乾河沿太行山北麓,洋河沿燕山西麓,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民族遷徙活動和農牧產業分工集聚地帶。

這裡有延懷涿盆地,有涿鹿、阪泉兩大地名,炎黃蚩尤三大古代部落戰爭的地帶,這是被中國歷史首次記載的民族融合而文明創世傳說,與古希臘神話傳說有共同的文明發生學原理:人神大戰大融合導致城邦國家組建成功。

大約在第一屆古代奧運會舉辦的100多年後,距今2600年左右,周朝的諸侯國燕國開始在這裡建長城。2000多年來沿太行山北麓、燕山西麓直到蒙古高原和大興安嶺,歷代政權修築了2000多公裡的長城及其烽燧、關城,因而這是一條華北平原和渤海、黃海通往蒙古高原和俄羅斯的古驛道、古商道,名為京張庫大道,即從北京到張家口、再到庫倫(今烏蘭巴託)和恰克圖(今屬俄羅斯)。

2022年冬奧會舉辦地之一張家口的崇禮,有金朝海陵王完顏亮的太子城。金朝在這裡完成了遷都北京的準備,也就是金中都。1153年以後,完顏亮遷都於此,為北京成為文明大國的首都奠定了深厚的基礎,至今已有860多年。

元世祖忽必烈沿京張庫大道進京後,來自古羅馬文明故土的馬可·波羅沿西亞和中亞的絲綢之路,進入中國的長城文明帶,於1275年到達北京。1601年,另一位來自古羅馬文明故土的利瑪竇沿京杭大運河也來到了北京。

1276年,馬可·波羅在當時叫做“大都”或“汗八裡”的北京度過了第一個春節,當時叫做元旦節,元宵節叫做上元節。他是這樣描寫春節的:

中國人“以(西曆)二月作為每年的開始……他們希望一年幸運到頭,永享快樂安寧。汗八裡城內,無論王侯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歡天喜地,他們互贈白色禮物,彼此祝賀:萬事如意,百福駢降。”

746年後的2022冬奧會恰逢從公元前104年《太初曆》頒佈算起的第2126屆春節。這個全球近20億人的共同節慶,使得這一屆冬奧可能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冰雪文化活動。

2022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將熊貓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相結合,體現了冬季冰雪運動和現代科技特點。而2022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則以中國標誌性符號的燈籠為創意,以“中國紅”為主色調,渲染了2022年中國春節的節日氣氛,身體發出光芒,寓意著點亮夢想,溫暖世界,代表著友愛、勇氣和堅強,體現了冬殘奧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和激勵世界的冬殘奧會理念。

“有緣萬裡來相會”,2022冬奧會與春節相聚相歡,我們將迎來全世界人類的文明共同體最盛大的節日慶典。

(文明傳播課題組)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2020年已經過去,東京夏季奧運與北京冬季奧運即將接連舉行。此刻,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地球,需要一次能夠傳達溫暖和展示激情及表達的"人類團結"的集體儀式,重新奏響新時代的歡樂頌歌,作為這個儀式的開端——《美麗的奧林匹克文化長卷III》將開啟主題內容全球徵集活動!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雜誌奧林匹克系列讀物

“奧林匹克教育計劃”送給孩子們的最好禮物

2004年

文明雜誌社攜手國際奧委會

啟動推出國際奧委會獨家授權的第一套

國際奧林匹克文化讀本

“新北京·新奧運”系列珍藏特刊(10本)

國際奧委會和奧林匹克大家庭評價:

“《文明》雜誌準確理解和詮釋了

奧林匹克的理念與價值!”

·

2008年1月1日

《文明》雜誌在北京向全球首發

——“中英法三種文字的《奧林匹克宣言》”

·

2012年6月23日

在全世界奧林匹克大家庭的矚目下

《文明》雜誌推出奧林匹克歷史上第一部

“《奧林匹克宣言》——美麗的奧林匹克長卷Ⅰ”

國際奧委會再向世界宣佈:

“今天,《文明》雜誌讓《奧林匹克宣言》

以建立奧林匹克宣言廣場

這種固定的方式永遠留在北京,

同時又用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方式傳向世界。

從北京到倫敦、再到今後每個舉辦奧運會的城市,

《奧林匹克宣言》無疑是傳播奧林匹克理念

新的重要載體和方式。”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2012年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剋日向全球首發奧林匹克歷史上第一部“《奧林匹克宣言》——美麗的奧林匹克文化長卷Ⅰ”,2016年7月18日,《文明》雜誌向世界推出“《奧林匹克宣言》——美麗的奧林匹克文化長卷Ⅱ”,讓世界認識中華民族文化魅力,向世界展示奧林匹克文化之美。

·

2013年5月

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對世界強調說:

“我要衷心的感謝《文明》雜誌,

感謝他們為推動奧林匹克事業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展、傳播奧林匹克文化與理念所作出的全新的、

值得推崇的貢獻。

讓全世界更多的青年人受到奧林匹克精神的激發,

參與到奧林匹克文化的傳播中,

並在傳播過程中共享奧林匹克文化之美。”

·

2001年7月13日和2015年7月31日

北京兩次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

14年來,

著名的《文明》雜誌為傳播奧林匹克運動的真諦

和奧林匹克精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貢獻。

文明雜誌社出版的“新北京·新奧運”系列珍藏特刊、

“《奧林匹克宣言》——美麗的奧林匹克長卷”

和“奧林匹克文化珍藏特刊系列”

及多種版本的奧林匹克文化教育讀物,

為中國乃至世界的讀者提供了

一個瞭解奧林匹克運動價值的寶貴機會,

特別是它們已經成為學校“奧林匹克教育計劃”的最好讀物和送給孩子們的禮物。

《文明》雜誌這些國際奧委會獨家授權、特別推出的奧林匹克文化權威讀本,

讓青年學生在奧林匹克運動中感受到快樂,

感悟到奧林匹克精神的真諦,

認識到奧林匹克運動就是一種快樂共享。

它告訴人們,

奧運會其實是一個屬於世界人民的聚會,

我們擁有同一個世界和同一個夢想。

《文明》雜誌不僅是北京奧運會為中國人民留下的寶貴財富,

更是全世界人民的財富。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全球首個奧林匹克宣言廣場落成典禮現場。

·

2016年7月18日

國際奧委會又一次向世界宣佈:

《文明》雜誌推出“《奧林匹克宣言》

——美麗的奧林匹克長卷Ⅱ”

國際奧委會主席託馬斯·巴赫同時對世界說:

在奧林匹克運動中,

國際奧委會的神聖使命

就是捍衛奧林匹克價值觀,

並將它傳遍全球。

通過出版講述顧拜旦

對復興奧林匹克運動偉大願景

的“美麗的奧林匹克文化長卷”

和“新北京·新奧運”系列珍藏特刊,

《文明》雜誌與國際奧委會共同完成

“藉助奧林匹克運動向年輕人傳遞人類基本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建設更好的社會,

也讓奧運會成為全人類的盛會”這一偉大使命。

《文明》雜誌深刻理解並創新傳承了顧拜旦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偉大願景:

體育運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

2018年1月1日

奧林匹克再次進入北京時間,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通過《文明》雜誌對世界說:

在新的一年,開啟奧林匹克新徵程!

讓我們銘記,蘊含巨大力量的體育運動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讓我們銘記,世界的未來屬於新的青年一代。

奧林匹克文化是連接世界的紐帶,

當今世界的兩大變革力量:

奧林匹克運動和全世界青年!

·

2022年

融入中國春節文化的北京冬奧會

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

也讓中國更好地擁抱了整個世界。

我們對生活有著同樣的夢想與同樣的激情。

《文明》雜誌通過奧林匹克系列讀物,

準確地理解和詮釋了奧林匹克的理念與價值,

為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和傳播奧林匹克文化

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向人們證明瞭奧林匹克運動會

絕不僅僅是體育的盛會,

更是人類大家庭的永恆相聚。

新時代開啟新徵程!

審視當下,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剛剛百年,

弘揚奧林匹克精神,

暢行奧林匹克主義,

傳播奧林匹克文化,

正在開創世界文明大協同的格局與氛圍;

放眼未來,

作為世界文明共同體成員的中國滿懷期望:

祝願作為人類文明瑰寶的奧林匹克精神,

將在全世界永恆地延續、傳播與共享。

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交響曲奏響新時代的歡樂頌歌!

掃碼選購《文明》雜誌奧林匹克系列讀物

“奧林匹克教育計劃”送給孩子們的最好禮物

版權聲明

《文明》雜誌微信公眾號所使用的文章和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請標明“轉載自《文明》雜誌”。

微信客服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010-67135553/67112221。

《文明》雜誌淘寶店訂閱

打開淘寶app,複製鏈接並搜索進入店鋪,

即刻訂閱各期文明雜誌

《文明》雜誌公眾號矩陣

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盡享更多精彩內容,進入微店即刻訂閱經典特刊及各期雜誌。

文明雜誌

公眾號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雜誌

微信商店

看文明

公眾號

文明雜誌社聯繫方式

郵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熱線:010-67135565

聯繫人:王丹丹 15611146084

辦公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7:00

門市訂閱: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大街90號新裕商務大廈402室

(地鐵5號線磁器口站十字路口東南角、地鐵7號線磁器口站G東南口)

點擊封面購買《文明》雜誌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點擊下圖開始訂閱2021全年雜誌

來源:文明雜誌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文明的緣分:2021期盼2022冬奧與春節相聚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