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美女帶太姥姥嫁妝參加鑑寶,專家看後失控:可否借族譜一看?

文化 啊拉雷雷

“絳樹無花葉,非石亦非瓊。世人何處得,蓬萊石上生。”——【唐】韋應物 《詠珊瑚》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生,特別喜歡用精美的首飾來裝飾自己,從古至今,有許多精美的首飾流傳。根據考古發現,最早的首飾出現在商代,是黃金製品。這個時期的飾品製作還比較簡單,小巧玲瓏,較少修飾。商周時期,隨著青銅工藝逐漸發展,金銀飾品工藝也逐漸發展,出現了金銀平脫工藝,這個時期,人們開始在衣帶上佩戴玉佩。

美女帶太姥姥嫁妝參加鑑寶,專家看後失控:可否借族譜一看?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大量的錯金錯銀產品出現,細金工藝也開始發展。金銀飾品開始與銅、鐵、玉等物質結合。到了漢代,鎏金工藝開始盛行,金銀飾品也帶著大漢的崢嶸氣象,男子佩玉,女子插簪已是一種社會流行趨勢。隋唐的婦女對於面部和頭部特別重視,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步搖、簪釵等。到了宋代,發明了彈簧式的首飾新形式,蘇州出土的彈簧手鐲,讓人驚歎於古人的智慧。

明清時期,在首飾的用料上更加用心,浮雕、透雕工藝開始盛行,首飾中,更多地採用鑲嵌工藝。因為首飾千百年來都受盡女性寵愛,因而,在古時候,婦女的嫁妝中,最常見的,便是首飾。在一檔鑑寶節目中,就有一個美女,帶著她太太太姥姥的嫁妝,也就是一件首飾,前來鑑寶,結果專家看後直接失控,再三詢問姑娘族譜拿來了嗎。

美女帶太姥姥嫁妝參加鑑寶,專家看後失控:可否借族譜一看?

一件流傳已久的傳家寶

從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前來鑑寶的姑娘,帶來的是一件頭飾,而且是一個蒙古族的頭飾。上面綴滿了銀飾,中間還鑲嵌著一顆巨大的紅色珊瑚珠,美麗炫目,勾人眼球。因為姑娘是直接戴著上來的。因而,她一出場,就引起了現場觀眾的歡呼。姑娘說,這個頭飾原本是宮中之物,是她太太太姥姥的嫁妝,輾轉流傳,作為傳家寶傳到了她的手裡。

美女帶太姥姥嫁妝參加鑑寶,專家看後失控:可否借族譜一看?

讓專家失控的寶物

看到這件頭飾,專家也是異常激動。因為,以他豐富的鑑寶經驗一看,就知道這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而且頭飾保存完好,沒有什麼破損的地方,可見是被人用心珍藏的。這件頭飾流露著淡淡的年代感,可見已經有些年頭了。再聽見姑娘說這是宮中之物,專家更是激動異常。眾所周知,宮裡的東西,無論大小,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是寶貝。

美女帶太姥姥嫁妝參加鑑寶,專家看後失控:可否借族譜一看?

於是專家就趕緊詢問姑娘,祖上是什麼來歷,有沒有將族譜帶來。姑娘說自己並沒有帶什麼族譜來,祖上也並不是什麼王孫貴族。只是因為清朝時期,自己的太太太姥爺曾經是德王府的參謀,於是僥倖獲得了這個頭飾,太太太姥爺於是將她送給了自己的妻子,此後就作為傳家寶流傳下來了。

頭飾的珍貴之處

專家於是告訴姑娘,這是一件非常珍貴的頭飾。首先,他的製作工藝精美,頭飾上面的花,都是一層一層人工慢慢製作的,不是直接一整朵的花,更加的栩栩如生,富有立體感。其次,這件頭飾,其實已經不完整了,最原始的這件頭飾,他的葉子上面應該有藍色的羽毛,這才符合當時社會的審美。但是即使失去了羽毛。這件頭飾的價值依然不菲。

美女帶太姥姥嫁妝參加鑑寶,專家看後失控:可否借族譜一看?

因為,光是頭飾上面鑲嵌的那顆珊瑚,就價值連城。觀察這顆珊瑚珠的品相,專家認為至少要五百年才能長成那樣精美的一顆珊瑚,極其罕見,因而,在如今的市場上,它的價值高達一百萬。最終,專家給這件頭飾開出了一百萬的估價。聽了專家的鑑定結果,姑娘非常高興,為這個頭飾的高價值所震驚,也為祖先們代代流傳的堅持而感動。最終,姑娘帶著心滿意足的笑容,滿面春風地抱著頭飾回家了。

美女帶太姥姥嫁妝參加鑑寶,專家看後失控:可否借族譜一看?

結語

我們都知道文物在古玩市場上面的售價很高,這固然是因為他們本身極其罕見,價值不菲。但也因為在時間的流逝中,他們承載了太多的民族記憶,傳承了太多的民族文化。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文物,看到祖先曾經生活的時代。這些文物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貝,因此,我們應當竭盡全力保護他們。讓傳統文化,代代相傳。

參考文獻:

《全唐詩》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美女帶太姥姥嫁妝參加鑑寶,專家看後失控:可否借族譜一看?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