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利維坦按:
在自動書寫盛行的晚期,其實不乏有心理學領域的大拿用它來揭示隱藏記憶和潛意識中固著的觀念。當時的研究者認為,與其視之為某種超自然現象,不如視之為實踐者潛在人格的表露來得更為實用。通過這一方式,可以讓研究者與潛在人格進行對話,進而重新整合人格。這一觀念深深影響了榮格,而他也熱衷於用自動書寫的方式探索隱藏在自己身上的秘密,或者說是與自己的無意識對話——榮格認為:一個人要通過把無意識當作身外之物將其明顯地呈現出來,此人才能使自己擺脫無意識。
這一切或許正應了17世紀數學家兼哲學家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一句經典語錄:心有自己的邏輯,而理智對此卻一無所知。
我們都曾在電影中看到過,或者在書中讀到過這樣的場景:某人走了神,做起了白日夢,直到低頭一看,才發現自己寫下或畫下了一些恐怖的東西?這種行為被稱為自動書寫(automatic writing),不論在古代或當代恐怖小說中都隨處可見。然而,這些故事並不總是解釋自動書寫的運作原理——而且,事實證明,自動書寫這玩意的定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自己的看法。
自動書寫也被稱為心靈記錄(psychography)、靈魂書寫(spirit writing)或恍惚書寫(trance writing),它與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唯靈論運動關係密切。根據《超常百科全書》(Paranormal Encyclopedia)的說法,它被寬泛地定義為“一種占卜,在這種占卜中,似乎是筆指引著寫作者,而不是寫作者指引著筆”。
然而,多數人把自動書寫理解成一種靈魂與物質世界溝通的手段。順便一提,它不僅僅侷限於文字:對於那些相信自動書寫的人來說,圖畫、模糊影像甚至塗鴉都是十分重要的。(事實上,2018年秋天在一座鬼屋裡過夜的時候,和我對話的靈媒在整個讀靈過程中不停地畫著她所謂的“塗鴉”。)
但當然了,並不是每個人都相信它,所以它的運作機制因人而異。我們會對雙方的觀點都作一番瞭解;不過首先,先上一節歷史課吧:讓我們來瞧瞧自動書寫的起源。
自動書寫簡史
自動書寫的起源並不確切,但是最早的前身之一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劉宋時期(又稱南朝宋)——自公元420年起,到公元479年止。我們在回顧通靈板的歷史時談到過這一點,不過以免你已經忘了,來複習一下:這是一種被稱為扶乩的靈魂書寫占卜術,通過將一根短棍接到篩子上,做出一塊類似佔寫板的東西。由兩人將這一裝置放在一堆沙子或灰上,短棍則在沙灰中勾畫出字符——這些字符被認為是來自神靈的信息。在唐代(公元618年—907年)和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扶乩術和乩板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紅樓夢櫳翠庵妙玉扶乩玉,(清)孫溫。 旅順博物館
在西方,約翰·迪伊(John Dee)和愛德華·凱利(Edward Kelley)於16世紀在英格蘭發現(或發明,取決於你怎麼看)的以諾語(Enochian language)被認為是自動書寫的一個早期事例。迪伊是一位數學家、科學家、鍊金術士和神秘學家,也是伊麗莎白一世的顧問;其人經常被稱為魔法師,他可能是克里斯托弗·馬洛《浮士德博士》中浮士德一角和莎士比亞《暴風雨》中普洛斯彼羅的靈感來源。與此同時,凱利則是一位神秘學者,且自認為是靈媒。兩人在16世紀80年代早期結交,凱利成了迪伊的固定占卜師【凱利一般偏愛鏡子和水晶這兩種占卜工具——當時它們被稱作“示石”(shew-stones)】。之後,兩人合寫出幾部著作,概述了所謂的以諾魔法——一個據他們說是由天使向他們口述的魔法體系。
以諾字母表。 Temple Illuminatus
1583年3月,在凱利和迪伊例行與天使溝通時,據說凱利開始出現了幻象,幻象內容是他所不熟悉的一份字母表;接著,在不久之後的另一次溝通期間,他收到了第一份使用這種字母書寫的文本。
Museum of Witchcraft and Magic
需要澄清的是,凱利和迪伊的經歷並不是後來人們所理解的那種自動書寫;迪伊並不是自己拿著鉛筆或佔寫板完成書寫。實際上,兩人組成了一個團隊,凱利通過示石接收信息,迪伊則將凱利向他口述的內容轉寫下來。正如博客“懷疑論文集”(Skepsisartikler)總結的那樣:
“一開始,凱利看見了數張正方形表格的幻象,每張表格都有49行、49列。天使們指示他在這些表格裡填滿字母,構成單詞。根據約翰·迪伊對這一事件的記錄,凱利似乎報告說自己‘看到’了填滿表格橫行的文本,然後大聲讀給迪伊聽:‘Palce duxma ge na dem oh elog……’以諾語的文本語料庫內容極為有限,僅有兩組文本,而由1583年春天的這些舉動所得到的文本構成了其中的第一組,迪伊在《勒加斯之書》(Liber Logaeth)中稱其為‘上帝之辭’。”
靈媒海倫·史密斯(Helene Smith)的自動書寫示例,寫於1897年。 Temple Illuminatus
不過,自動書寫是到了19世紀才真正開始蓬勃發展,尤其是在北美和歐洲。1848年,福克斯姐妹聲稱她們和一個小販的靈魂進行了溝通,這個小販在她們位於紐約州海德斯維爾(Hydesville) 的家中被謀殺,此事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唯靈論運動,降神會、占卜術和靈媒風靡一時——自動書寫成為了與彼世交流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著名的靈媒如利奧諾拉·派珀(Leonora Piper)、珀爾·柯倫(Pearl Curran)、海倫·史密斯、威廉·斯坦頓·摩西(William Stainton Moses)和海倫·維拉爾(Helen Verrall)及瑪格麗特·維拉爾(Margaret Verrall)母女都較為頻繁地使用自動書寫。有關自動寫作的靈學研究也在這段時間裡逐漸興起,這在弗雷德裡克·W. H. 邁耶斯(Frederic W. H. Myers)、埃德蒙·格尼(Edmund Gurney)、莫頓·普林斯(Morton Prince)和其他許多人的作品中都有體現。
這一時期所舉行的降神會通常是這樣的:一群人和一位靈媒聚在一間暗室裡,一般圍坐在一張桌子旁。參與者可能互相牽手,也可能不牽。在適當渲染氣氛後,靈媒會進入恍惚狀態,這時重頭戲來了:叩擊桌面聲、傾斜桌子、響鈴、靈質排出、附身和自動書寫都擺到了桌面上(字面含義),它們都有可能發生。降神會既是社會事件也是宗教事件,在2014年接受《收藏家週刊》(Collector’s Weekly)採訪時,即興音樂劇《音樂降神會》(The Musical Séance)的音樂家吉爾·特雷西(Jill Tracy)說,它“把人們聚集在一起”。特雷西還說:
“它使他們能夠面對恐懼,因為它被定位成一種集體娛樂,而不是一次獨自坐在自家屋子裡試圖和靈魂交流的恐怖經歷。降神會同樣充斥著感官體驗,它是真正喚起感官的行為。男男女女們坐在黑暗中近距離接觸,經常牽著手或觸摸彼此,他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對於維多利亞時代的人來說,這幾乎是一個可接受的放縱時刻。”
儘管唯靈論在20世紀20年代之後慢慢不再流行,它在今天仍然有擁躉;事實上,它分裂成三個不同的派別,其中許多都有自己的教會。自動書寫的受歡迎程度可能也有一定的降低,但它依舊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信徒; 誠然,正如伊恩·史蒂文森(Ian Stevenson)在他的論文《淺談自動書寫》(Some Comments On Automatic Writing)中所指出的那樣,“對自動書寫的狂熱潮流以不規則的週期出現”,該論文於1978年發表在《美國靈學研究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上。
那麼,自動書寫的運作原理是什麼呢?一如既往地,對此有兩種論點:信徒的論點和懷疑論者的論點。讓我們把兩邊都輪流看看。
信徒的論點
靈媒利奧諾拉·派珀的自動書寫示例,寫於1911年。 Temple Illuminatus
自動書寫實踐起來很簡單:你只需要進到一間安靜的房間裡,坐到書桌或隨便什麼桌子旁,準備一張紙,寫字的手裡鬆鬆握住一支鋼筆或鉛筆,放鬆,清空雜念,讓你的手寫下或畫出任何它想寫下的內容。在對話板或通靈板出現之前,個人和團體也普遍使用裝有輪子和書寫工具的佔寫板。但是就和許多的占卜形式一樣,就算在相信自動書寫的人內部,對於在通靈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意見也並不一致。
自動書寫屬於自動症這一更大的範疇,在靈學研究者弗雷德裡克·W. H. 邁耶斯去世後出版的著作《人類人格及其在肉體死亡後的留存》(Human Personality And Its Survival Of body Death, 1903)中,他將其定義為“在並無有意識思維和意願啟發,通常也與此二者不一致的情況下,心理圖像和動作的產生”。
邁耶斯描述了兩種自動症:感官自動症,一般包括視覺和/或聽覺上的幻覺,以及運動自動症,包括“無意識寫下的信息和說出的話語(自動文本、恍惚言語等等)”。邁耶斯寫道,作為一種運動自動症,自動書寫可能生髮自以下五種來源之一:“有意識的意願、無意識的思考、自身思維的更高等功能、與其他活人思想的心靈感應接觸、(或)與無形靈魂和超人類智能的心靈感應接觸。”《超自然百科全書》(Psi Encyclopedia)如是說。
當今,在討論自動書寫究竟如何運作時,有數種不同的解釋流派。其中一個流派認為,靈魂作為靈媒運動的外部來源發揮作用:也就是說,靈魂移動或操縱靈媒的手或是鋼筆/鉛筆本身來進行書寫——有點像成年人在孩子學習寫字時把自己的手放在他們的手上,以指導並幫助他們寫出字母。
另一個流派則認為,靈魂將信息直接置於靈媒的思維中,然後靈媒用筆和紙將信息傳達給他人——換言之,靈媒基本上就是將靈魂傳遞給他們的信息轉錄下來。
第三種流派的解釋是,靈魂實際上附身了靈媒,取代了靈媒自身的人格,並在一段時間內像駕駛汽車一樣“駕駛”著他們的軀體。
第四種流派的看法則正如特洛伊·泰勒(Troy Taylor)在《鬧鬼博物館》【The Haunted Museum,舊名《北美草原的幽魂》(Prairie Ghosts)】中所說,“靈媒無意識地書寫,所寫的信息來自於潛意識中的素材,或者來自於擁有超感官知覺的次級人格”——也就是說,靈媒展示出了第二個人格,它不是外來力量附身的結果,而是早就深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存在。
靈媒托馬斯·埃弗裡特夫人(Mrs. Thomas Everitt)的自動書寫示例,寫於1884年。
靈媒是否能在自動書寫時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還是說他們必須得與自己割裂開來,對此仍有一些爭論存在。有些人甚至認為,答案可能是兩者的結合——正如伊恩·史蒂文森在《淺談自動書寫》一文中所寫的那樣:
“‘自動書寫’這個術語用來指這樣一種書寫:寫作者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在進行書寫這一動作。也許我應該說‘不完全知道’,因為自動書寫者在書寫時可能會模糊地意識到他們在寫什麼。”
此外,1992年發表在《行為科學史期刊》(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上的論文《沿深淵而行:自動書寫的心理學實驗探索史》(Skirting The Abyss: A History Of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s Of Automatic Writing In Psychology)中,威爾瑪·庫特斯塔爾(Wilma Koutstaal)詳細描述了在唯靈論運動的鼎盛時期進行的一系列實驗,在這些實驗中,自動書寫者的手被認定必然與產生書寫的“人格”有著“感官聯繫”。
(wkmbe.files.wordpress.com/2015/06/koutstaal_journal_histbehscience_1992.pdf)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種,不同的流派都能夠解釋為什麼在不同的通靈會上和不同的靈媒手中,實際的筆跡風格會各不相同。例如,假使是靈魂在移動靈媒的手或鋼筆/鉛筆,或者它們已經直接附了靈媒的身,那麼筆跡可能看起來與靈媒本身的筆跡完全不同。然而,如果靈媒起的作用更像一個轉錄器,那麼自動書寫出的可能就是他們自己的筆跡。
但是,不管人們認為自動書寫的過程究竟是什麼樣的——順便一提,不同靈媒在這一過程中起的作用可能不盡相同——自動書寫的信徒們確信,這種技術擁有一種力量,足可以傳遞我們用其他方式會錯過的信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信息。
至於懷疑論者?他們可不太相信這回事。
懷疑論者的論點
牧師弗朗西斯·沃德·蒙克(Francis Ward Monck)的自動書寫示例,寫於1919年。蒙克後來被揭穿是個騙子。 Wikimedia Commons
大多數持懷疑態度的人把通靈時自動書寫的結果歸因於《我機器中的幽靈》(TGIMM)“運作原理”板塊的老讀者應當很熟悉的一樣東西:我們的老朋友,念動效應(ideomotor effect)。
我們已經數次討論過這種有大量記載證明的現象;我們在研究通靈板、瞭解尋水術時都提到過它。來回顧一下:根據批判性思維協會(Critical Thinking Association)的定義,念動效應包括“無意識的,非自願的運動動作”,這些動作是“由一個人因此前的期望、建議,或先入之見而做出的”。在使用通靈板時,這些動作推動佔寫板指出我們問題的答案,而這些答案我們其實在內心深處已然知曉。在尋水時,卜棒所指出的地點是我們無意識地相信可能能夠找到我們所尋之物的地點。而在自動書寫時,我們所寫下或者畫出的想法和圖像其實已經隱藏在了我們的大腦中。
順便說一句,我覺得有趣的是,威廉·本傑明·卡朋特(William Benjamin Carpenter)是在1852年第一次觀察到了念動效應——差不多恰好就是唯靈論真正開始流行的時候。
然而,正如2013年大衛·德比希爾(David Derbyshire)在《衛報》上指出的那樣,在反彈效應(rebound effect,指的是這樣一種現象,如果你告訴某人不要去想某件特定的事情,他們就滿腦子只有那件事情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的心理學家丹·韋格納(Dan Wegner)於2013年7月逝世前,他提出了另一個觀點:自動書寫並非源自潛意識,而是源於“自由意志的幻覺”。
魔術師威廉·瑪利奧特(William Marriott)的自動書寫示例,寫於1910年。
德比希爾寫道:
“韋格納的結論是,我們深思熟慮、善於思考的大腦——作出決定的內在自我——是一種幻覺。實際上,當大腦決定舉起手臂時,它所做的是兩件事。首先,它向負責創造有意識的內在自我的部分傳遞信息。其次,它將信號傳送到手臂的時間延遲了幾分之一秒。這種延遲產生了一種錯覺,讓你認為有意識的心靈已經做出了決定。”
“韋格納認為,當這個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就會產生自動書寫。大腦發送信號給手臂去寫字——但是未能成功提醒你的內在自我。”
在這裡,自動書寫甚至不是一種心理現象,而是生理現象。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那些聲稱能夠通過自動書寫與靈魂溝通的人是騙子。
在唯靈論運動的鼎盛時期,許多自由工作的靈媒和其他靈學“專家”最後被揭穿是騙子:瑪吉·福克斯(Maggie Fox)在1888年公開講述了她和妹妹凱特用來製造叩擊聲的技巧,她們曾說過這是靈魂的作為。威廉·H. 穆勒(William H. Mumler)的靈異照片被發現是通過機內編輯技術(比如雙重曝光)炮製的;1869年,他因欺詐罪受到審判。儘管他最終被宣告無罪,但他的職業生涯和名譽因這場官司一落千丈,此後再也沒能翻身。石板書寫(slate writing)——一種產生靈魂書寫的常用技巧——也被發現只不過是一個小把戲。
顯然,並不是每個說自己能自動書寫的人都在撒謊;不過,其中有些可能確實在騙人。即使你相信它,最好也不要僅憑表象就對一切信以為真。
你相信什麼?
人們對自動書寫或是相信,或是懷疑,而一般而言,很難說服一個有著堅定信念的人相信還有其他觀點值得考慮。但是我想提出一點供你們思考:
念動效應的巧妙之處在於,即使它產生的信息不一定來自真正的鬼魂,它仍然有些讓人毛骨悚然的神奇地方。它有點兒像一扇窗戶,通向你內心最深處的思想和感受——那些你深深埋藏起來,以至於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屬於自己的東西。自動書寫、通靈板和其他可以用念動效應解釋的所謂心靈現象,都讓這些思想和感受見了光,在這裡,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們——也許是第一次看到它們。
所謂的鬼魂根本不是鬼魂。
鬼魂就是你。
文/Lucia
譯/苦山
校對/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theghostinmymachine.com/2019/04/15/how-does-it-work-automatic-writing-motor-automatism-and-the-unconscious-mind-psychography-spirit-writing-medium-seance-spiritualist-spiritualism/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苦山在利維坦發佈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在這個話題無孔不入且熱愛閱讀的新媒體編輯部,我們經常在各種五花八門的公眾號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眾、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鮮玩意兒。
現在,它們都將一一出現在這個欄目裡。
我們也隨時歡迎您的參與,留言向我們推薦您讀到的低調好文。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自動書寫、降神術與其心理學啟示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