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他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過著中國式“閒”日子

文化 上觀新聞

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他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過著中國式“閒”日子

事到無心皆可樂,人非有品不能閒。久事藝術中心二樓,“獨處閒靜——周穎、周之禎作品展”正在展出。展覽從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展開,向觀眾揭開了這兩位中國畫畫家將古今中西融合的日常生活狀態。

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他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過著中國式“閒”日子

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他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過著中國式“閒”日子

此次展覽為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展覽中,周氏父女向觀眾展現近年來的作品,包括繪畫、書法作品、攝影、個人收藏、文房用品等。作品中既有《搗練圖》這樣古意盎然的畫作,也有《多吃肉少喝粥》《結蛛齋家宴食單》等充滿現代日常趣味的作品。

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他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過著中國式“閒”日子

樂無事 日有喜 宜酒食

展覽還原了周穎、周之禎所在的結蛛齋獨特的“生活方式”,以及這種生活方式對藝術創作的影響。在喧囂中,琳琅滿目卻又井然有序的結蛛齋有點像是世外桃源,父女二人則在其中“獨處閒靜”,悠然自得描繪心中的藝術。

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他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過著中國式“閒”日子

歲朝圖,周穎、周之禎合筆,48.5x72cm,紙本設色,2020

周穎把對藝術的追求帶入到對日常生活品味的追求中。“我的東西都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擺的。”他喜歡把所有收藏的、好玩的東西置於目光可及、伸手可觸之處。

“上海方言裡有一句俗語叫‘螺螄殼裡做道場’。這句話用來形容我真是蠻恰當的,因為家裡已經被書籍畫冊與各式器物擺得滿滿當當。”周穎說,“但繪畫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怎麼可能將它和生活起居分隔開來呢?”

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他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過著中國式“閒”日子

多吃肉少喝粥,周穎,35x45cm,紙本設色,2020

近二十多年來,每年周穎都會安排一次長達一個多月的長途旅行。六、七年前,周穎在倫敦的國家藝廊,看見一件文藝復興時期HOLBEIN的作品。畫的右下方有一塊看不太明白的圖形。“只有當轉換視角之後才恍然看清具體的形狀,這很有意思。多年之後我在創作《藥師佛經變圖》時,腦海裡突然想到了這個畫面,就用自己的表現手法呈現到了作品裡。”他賣了個關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展覽的第五章節‘信’裡去觀察一下藥師佛腳下踩的是什麼,有什麼寓意。”

在周穎看來,藝術是不分東西方的,“就像中國明代的版畫傳到日本產生了浮世繪,而日本浮世繪傳到歐洲以後,受其影響又產生了印象派繪畫一樣,藝術是沒有國界的。”

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他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過著中國式“閒”日子

結蛛齋家宴食單,周穎,紙本設色,2020

和很多畫家不同的是,周穎出門從來不寫生。“只是去感受。感受越是強烈,記憶也就越是深刻。作品氛圍其實是由情緒左右的,是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到時候自然流露。只有當自身對所見事物有了深切感受之後,才可能形成獨到的見解,從而產生特別的視角。”

周穎精擅畫中各科,女兒周之禎亦也是。本次展覽策展人、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美育教學聯合工作室副主任柏茹認識周穎、周之禎父女是從認識他們的作品開始的。在一次雲集眾多近現代名家作品的拍賣預展上,父女倆作品的技法和高遠意境讓柏茹印象深刻,並記下了畫家的名字。

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他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過著中國式“閒”日子

搗練圖,周之禎,37x155cm,紙本設色,2019

之後,因緣際會,柏茹成為結蛛齋常客。“這時的每次拜訪,就不再僅僅是為了看畫,而是因為這一方看似不大但安排得錯落有致的周氏客廳裡,處處流露著一種當下少有的閒適而又深厚的中國生活文化。”柏茹說,“這種中國式的生活,並不是停留在書本上的過去式或是封閉不變的,而是吐故納新,充滿生命力,屬於當下這個時代的日常生活。正所謂侈飲食、尚服飾、營居室、嚐鮮果、品佳茗、聞奇香、養靈寵、遊山水、玩古董、講版刻、賞字畫、究韻律,樣樣備辦、事事精通。生活如此,作品亦然。”

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他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過著中國式“閒”日子

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他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過著中國式“閒”日子

結蛛齋

因為緣起自然,本次展覽也希望儘可能呈現一種源自生活的自然。展覽展至2021年1月3日。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周穎、周之禎父女聯展,他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過著中國式“閒”日子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