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圖書館大叔返鄉了,就是“讀書無用”?

文化 光明網

文 | 李勤餘

人生就是一段接著下一段的旅程。我們的步履不停,身邊的人和事卻不可能一成不變。

在東莞打工17年的湖北孝感農民工吳桂春,因為失業後在圖書館留言而爆紅網絡。原本準備回鄉的他又重新獲得了一份工作,留在了東莞。半年後,他還是選擇離職回到武漢。

圖書館大叔返鄉了,就是“讀書無用”?

“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這是吳桂春在東莞圖書館的留言。細細品味,至今讓人感動。

吳桂春只有小學文化,只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農民工。但人到中年,卻能發現讀書的樂趣,這足以證明閱讀改造個人精神世界的巨大力量。

但這一次,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目前的工作工資較低,吳桂春最終選擇離開東莞,讓不少人發出一聲嘆息。有網友留言,理想終究敵不過現實。一個暖心的故事留下一個殘缺的結尾,大家的心裡都有些遺憾。

圖書館大叔返鄉了,就是“讀書無用”?

吳桂春 (圖片來源:東莞時間網 鄭志波 攝)

不過,這樣的想法又大可不必。因為,吳桂春的故事本來就不該得到功利的評判。其實,吳桂春在東莞圖書館看書十二年,這並沒有改變他的人生軌跡。我們常說,讀書改變命運,這裡面有勵志的成分,但學習知識的意義也不一定就會導向世俗化的成功。

讀書,是不是就為了那些看得到摸得著的現實利益?用這樣的標準去衡量閱讀,未免看低了閱讀,也看低了吳桂春。

吳桂春在圖書館的十二年之所以讓我們感動,不光是因為他的農民工身份,更因為我們從中看到了一個在世俗世界中不屈的靈魂。即便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平淡無奇的,但我們依然可以從閱讀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感受不一樣的人生。吳桂春或許沒有從圖書館裡“賺到錢”,但他獲得的,是前半生從未到達的精神高度。

圖書館大叔返鄉了,就是“讀書無用”?

吳桂春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可以想見,吳桂春在他的後半生,無論遇到什麼人、什麼事,他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不一樣的表達。作家阿城在小說《棋王》的結尾裡寫道:除了吃飽穿暖,人還要有點“東西”,才叫活著。吳桂春從十二年的閱讀生涯裡得到的,就是那些超越了吃飽穿暖的“東西”。就此而言,誰還能說“讀書無用”呢?

這一年裡,吳桂春從各方得到的幫助,同樣讓人心生溫暖。他年紀比較大,又沒有突出的技能,但東莞市人社部門介紹了不少工作給他;吳桂春重返東莞圖書館後,工作人員也為他重新辦理了讀者證。在吳桂春走紅網絡後,東莞圖書館官方微博轉發相關消息,並評論道,“我們一直在,等您再來。”

圖書館大叔返鄉了,就是“讀書無用”?

東莞圖書館(圖片來源:東莞時間網 鄭志波 攝)

所以,無論未來吳桂春身在何處,他的“精神家園”一直都在。就像很多網友所說的,如今到處都有書,都有圖書館了,相信吳桂春今後的生活不會缺少閱讀的陪伴。

博爾赫斯說過,“如果有天堂,那裡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期待著,能有更多人和吳桂春一樣,把書香從“天堂”灑向人間。

文字:李勤餘

圖片:東莞時間網、廣州日報

來源:光明日報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圖書館大叔返鄉了,就是“讀書無用”?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