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外國藝術家 遠赴重洋隔離14天也要來上海,只為錄製這張唱片——

文化 上觀新聞

外國藝術家 遠赴重洋隔離14天也要來上海,只為錄製這張唱片——

為了一張唱片的錄製,男高音歌唱家布萊恩·傑德、女中音歌唱家米歇爾·德揚在國際疫情陰霾下跨越重重阻隔,分別從歐洲和美國來到上海,隔離14天後出現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舞臺上。同樣遠道而來的,還有資深錄音師克裡斯託弗·阿爾德和菲利普·克勞斯。一路上,他們經歷了簽證被拒、機票取消等困難,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迎接隔離。究竟是一張怎樣的唱片,讓他們如此義無反顧?

外國藝術家 遠赴重洋隔離14天也要來上海,只為錄製這張唱片——

馬勒《大地之歌》錄製完成,中外藝術家留下合影

經過6天的錄製,這張唱片終於在上週末殺青。這是上海交響樂團與世界知名的古典音樂品牌DG(德意志留聲機)合作錄製的第二張唱片。作為中國首支簽約DG全球發行唱片的交響樂團,去年合作的首張唱片《門道》已全球發行,獲得英國《泰晤士報》四星好評。明年是著名作曲家馬勒逝世110週年,第二張唱片特別挑選了馬勒的《大地之歌》和中國作曲家葉小綱的《大地之歌》。同一個主題,相隔百年,一中一西兩位作曲家如何用音樂對話?

國際合作一波三折

為了這張唱片,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度過了許多不眠之夜。從唱片前期籌備到上海交響樂團在音樂廳裡奏出第一個音符,可謂一波三折。在國際疫情下,要請來重量級的藝術家和錄音師,實屬不易。為了保證唱片質量,餘隆曾前後多次電話溝通,最終說服曾多次為音樂大師阿巴多錄製唱片的錄音師來滬,而此次行程需要他前後隔離28天。

外國藝術家 遠赴重洋隔離14天也要來上海,只為錄製這張唱片——

美國女中音歌唱家米歇爾德揚演繹馬勒《大地之歌》

原定來滬的女高音臨時失約,曾讓錄製計劃一度面臨擱淺,還好美國女中音米歇爾·德揚伸出援手緊急救場。在紐約,她曾遭遇來華航班臨時取消,只能住在機場等待未知。“在美國我們已經停止演出很久了,所以當收到上海交響樂團邀請時,我非常興奮。國際旅行困難重重,還要隔離兩週,我還是來了。”

外國藝術家 遠赴重洋隔離14天也要來上海,只為錄製這張唱片——

從歐洲遠道而來的男高音歌唱家布萊恩傑德演繹馬勒《大地之歌》

男高音歌唱家布萊恩·傑德經歷過一次簽證被拒,但他從沒想過放棄行程。“本來我今年年初要在歐洲演唱這首曲子,但由於疫情,全世界很多音樂會都取消了。”去年年底他就開始為這首曲子做準備,還特地買了中古樂譜,進行了專門的聲樂訓練,做了很多筆記。“有的地方,主人公是醉酒的狀態,我就會想,究竟應該是以大醉還是微醺的感覺來唱?”兩天的排練和錄製,讓布萊恩讚歎上海交響樂團的職業素養和餘隆對藝術精益求精的追求:“我相信這次合作會誕生一個非常特別的作品。”

外國藝術家 遠赴重洋隔離14天也要來上海,只為錄製這張唱片——

作曲家葉小綱、指揮家餘隆與男高音歌唱家布萊恩傑德討論作品細節

當餘隆指揮上海交響樂團和海外藝術家錄完《大地之歌》的最後一個音符,坐在臺下的周平感慨萬千:“殺青的一刻,大家從心底裡爆發出掌聲。這是DG唱片為明年‘馬勒年’錄製的唯一新唱片。歷時數月,我們經歷了所有可能碰到的困難,終於成功集結,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唐詩引發的文化循環

馬勒的《大地之歌》1911年首演於德國慕尼黑,靈感竟來自中國唐詩。唱詞中直接運用了李白等人的唐詩,成為西方音樂大師直接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題材創作的經典案例。

外國藝術家 遠赴重洋隔離14天也要來上海,只為錄製這張唱片——

指揮家餘隆、作曲家葉小綱與遠道而來的錄音師交流

2005年,中國作曲家葉小綱在餘隆的提議下,同樣以這幾首唐詩為題材創作了與馬勒《大地之歌》呼應的中國版《大地之歌》,誕生之後頻頻被搬上世界舞臺。餘隆說:“把兩部作品放在同一張唱片中對比非常有意思。如果馬勒是油畫,中國作曲家就像是水墨畫。他們的音樂色彩是不同的,比如在第一樂章和最後一個樂章,處理同樣的詩歌文本,馬勒的情緒表達很直接,而葉小綱的情緒表達比較含蓄。”

葉小綱指出,雖然《大地之歌》中引用了中國唐詩,但西方觀眾能真正瞭解這些詩歌嗎?馬勒當年讀到的唐詩也是幾經翻譯的版本,跟原詩已相去甚遠。葉小綱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大地之歌》對100年前馬勒的《大地之歌》作一個迴應,也讓西方觀眾更加了解中國文化。

外國藝術家 遠赴重洋隔離14天也要來上海,只為錄製這張唱片——

葉小綱《大地之歌》錄製現場,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獻唱

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參與了葉小綱《大地之歌》的錄製。在他看來,從李白的唐詩到馬勒的《大地之歌》再到葉小綱的《大地之歌》,跨越了漫長的時間和距離,完成了一個文化大循環,最終回到了這張唱片。“傳統和傳承是相互依存的。我們擁有全人類表達美的語言,而這個語言就是音樂。”

唱片殺青,遠道而來的藝術家們在離別前給了上海音樂家們一個擁抱。在餘隆看來,兩部《大地之歌》的創作是一次對話,這次唱片的錄製也是疫情阻隔下難能可貴的一次文化對話。“當今世界有很多誤解源自於對文化的誤解,希望通過這次錄製,我們能引發一些關於文化交流,甚至是文化誤解的對話。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外國藝術家 遠赴重洋隔離14天也要來上海,只為錄製這張唱片——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