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危機公關》:一部不該被淹沒的現實主義話劇力作

文化 光明網

5年前首演,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之際再度上演——

《危機公關》:一部不該被淹沒的現實主義話劇力作

《危機公關》:一部不該被淹沒的現實主義話劇力作

話劇《危機公關》劇照

恰逢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12月1日至4日,一部由周振天編劇、韓傑導演的話劇《危機公關》在北京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來劇場連演8場,場場爆滿,觀眾反響強烈。很多觀眾在觀演之後紛紛在留言簿上留言,國務院參事、中國話劇協會主席藺永鈞翻閱著這些留言感慨道,“寒冷的冬夜,偏僻的劇場,但劇場觀眾爆滿,他們在留言簿上認真地寫下‘這個戲真的好看,劇本編得好,演員演得棒極了’等等,留言都很樸實,但這是對我們話劇工作者最高的獎賞。中國話劇協會每年都會搞一次全國優秀劇目展演,參演的劇目也都是通過推薦和層層選拔而出,我認為《危機公關》這部戲完全可以破格進入這一次的全國優秀劇目展演。 ”

話劇《危機公關》於2015年10月24日在京首演,並獲得了中國戲劇文學學會舉辦的“戲劇中國”2019年度作品徵集推選活動話劇類上佳劇本的第一名。該劇通過兩個生活境況有著巨大差異的家庭構建起人物關係和矛盾衝突,核心旨意直指當下社會熱點,涉及誠信良知、商業道德、靈魂救贖等話題,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罪惡一旦為之,就會徹底奪走內心的安寧,懲罰遲早要來敲門——任何逃避法律和良知的‘公關’都不能給罪惡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救贖”的主題。劇中塑造了戴望遠這位誤喝假酒而致盲的殘疾人形象,雖然他失去了光明,但內心深處卻有著一雙尋找光明的眼睛,生動地展示了當代中國殘疾人自強不息、樂觀進取、矢志不移秉持社會公義、道德良知的道德風貌。而劇中戴望遠的女兒戴明明、當年生產假酒的酒廠董事長許達年的兒子許慶愷等年輕一代在追求個人愛情與幸福的過程中,嫉惡如仇,維護法制,也是該劇的顯著亮點。

“我不想就殘疾人寫殘疾人,我還是想把殘疾人放在一個龐大的、充滿朝氣、正能量的,同時也充滿各種消極現象的場景中,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醜惡。 ”編劇周振天在12月8日由北京市殘聯和北京市文聯主辦的話劇《危機公關》研討會上講道。據瞭解, 2014年至2018年,由北京市殘聯投資,連續推出了4部真切觀照現實生活的原創話劇《借光》 《危機公關》 《世界就在我眼前》 《北極光》 。對於這些並非出自藝術機構或者文化機構,既沒有專業藝術製作團隊也沒有演出渠道,而是憑藉自身力量“如金子般發光”的作品,中國話劇協會的諸多到會專家均表示值得好好總結和研究,也應該搭建更多平臺,創造機會讓“北京市殘聯話劇現象”傳播開來。正如北京市殘聯理事長吳文彥所說, 《危機公關》這部力作能夠再度迴歸觀眾視野,大家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她看來,“殘疾人和健全人之間應該沒有藩籬,通過話劇的形式是想展示殘疾人群體心靈是非常積極、陽光和健康的,他們的韌性和向上的正能量是能夠幫助這些所謂健全人的,所以我們提出的理念是平等、融合、共享、陽光,共享社會文化、經濟發展。 ”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原院長、著名劇作家、理論家歐陽逸冰看過戲後感覺非常震撼,甚至感慨“為什麼這麼晚才看到這部戲,是2020年話劇舞臺的一個驚人的收穫。 ”在他看來這部戲的創意、主題思想都是當今時代需要的,那就是回答了“我們的良知在哪裡? ”“我們的靈魂在何處安放? ”這部劇給人們一個非常嚴肅的警醒,但又是一個很溫馨的啟示與引導。中國話劇協會黨支部書記、總政藝術局原局長汪守德認為,“這是一部緊貼社會現實生活又迴歸話劇傳統的力作,編導對道德良知缺失現象以及道德審判和靈魂拷問的方式,極具思辨性和震撼力。這也是一部體現藝術家良心的戲。這部戲關注的是現實,挖掘的是現實,但它又是超越現實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劉平談道,“ 《危機公關》是一部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它直面現實,以一樁假酒案為敘述線索,闡述了社會存在的信仰危機、道德觀念錯亂造成的對人的傷害、對人性的戕害的生活悲劇。整部劇結構嚴謹,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像推理劇又像懸疑劇,卻又直面現實,很接地氣。讓觀眾入戲以後還忍不住跳出來思考更多社會現實和人生哲理。 ”

“這部戲質量非常高,無論是思想的深刻性還是戲劇的藝術性,都達到了很高的程度。 ”北京演藝集團原副總經理、劇作家、表演藝術家李龍吟說,“我非常高興地看到《危機公關》向卑鄙的靈魂開刀了,所以這個意義太重大了,最後的結尾看似平和,可是暗藏殺機,這樣的結尾很有力量。 ”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著名錶演藝術家李法曾表示,“看這部戲我流淚了。尤其是劇中的那句臺詞很震撼,‘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希望這部劇千萬不要停下來,要讓更多的人看到。 ”

“這部劇有著超越一般行業劇的藝術特質。 ”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感慨道,“這部劇創作並且首演於2015年, 5年後這樣一部具有人氣和藝術魅力的劇依然吸引著大家,這就說明它不是應景之戲,它不是一個針對某一個局部、現象創作的戲,而是真正的心血之作、藝術之作。 ”藺永鈞認為,這部劇人物關係的設置、編織既老到又幹淨利索,非常重視一般戲劇創作中最容易被忽視又最具戲劇性的一種矛盾衝突——人的自我衝突,這部戲恰恰濃墨重彩地寫足了自我衝突,這是這部劇具有高品位戲劇性的重要原因。藺永鈞還強調,這部戲不應該被淹沒,應當和中演院線、保利院線等主流商業院線合作,進行全國巡演,從而讓更多的觀眾看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國藝術報》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危機公關》:一部不該被淹沒的現實主義話劇力作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