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舊社會最令人不齒的一種習俗,稍微瞭解的人,都會對其很鄙視
我們知道,我們國家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非常寶貴的習俗,許多對我們現在的生活都很有影響,有的甚至是從黃帝時期就流傳下來的,比如祭奠祖先和感恩先祖。有的習俗在傳承的過程之中,也有所指向,比如戰國時期的屈原投江,就為端午節增添了忠心為國的意思。
不過,正如現在所提倡的那樣,我們在面對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時,一定是要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因為有些糟粕,可以稱得上是喪心病狂,是讓人所不齒的,而在中國舊社會有這麼一個最讓人不齒的習俗,基本上稍稍瞭解的人,都會對其非常鄙視!
這個惡劣習俗的名字只有三個字:吃絕戶
吃絕戶這三個字,許多不瞭解的人,可能很難從字面意思上了解,但是隻要稍微解釋一下,就能一目瞭然了。吃絕戶一般出現在舊社會的偏僻村落,其意思是當一戶人家的男人及他的父母都去世,家裡面都沒有人了,或者只留下孤兒寡母,那麼一個村子裡的那些道德敗壞之人,就會到他家裡吃飯。
有人說吃飯就吃飯,又有什麼可怕的呢?其實,這問題就出在吃飯上面。當一家人只剩下孤兒寡母的時候,家裡面本來就很艱難,結果還有人來大吃大喝,並且這些厚顏無恥的人,是硬生生要把人家吃空,有的甚至會把家裡的東西都搬走。
吃絕戶這三個字,完全概括了這一惡劣的習俗,將本身就無兒無女的絕戶吃絕,或者是將一戶本身就艱難的人家給吃絕,無論是哪一種,都實在是太殘忍了。
有人就會疑問,為什麼這麼糟粕的習俗,知道的人卻很少呢?其實,這得從它發生的地區和人說起。
雖然這個惡劣習俗的歷史不知道有多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歷史是絕對不會低於百年的,因為在民國之前,就有過這樣的記載。吃絕戶的習俗或者現象,一般是發生在非常偏僻或者非常貧窮的村落,去吃絕戶的人,往往是那戶人家的親戚,有的甚至是親兄弟。
因此,就造成了那些被欺負的人,一來因為身處貧困地區,沒有想要通過告官來保護自己的頭腦,二來即使報了官,人一看是什麼家務事,可能都不太會管,因為“家務事”是最不好管的了,自古就有一句話叫:清官難斷家務事。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人就會肆無忌憚地去搶奪別人的財物,同時讓對方斷子絕孫。有的絕戶家裡,還有著孤兒寡母的,這些孤兒寡母的叔叔和伯伯輩,就會強迫女子改嫁,同時讓孩子改姓或者是直接將其販賣到其他地方。
吃絕戶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有人認為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但筆者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即使重男輕女,也不是造成他們吃絕戶的理由。筆者認為,根本的原因是那些吃絕戶的地方太過於貧窮,人太過於愚昧,加上沒有好的辦法謀生,就只能去掠奪他人的財物,因為凡是富庶的地方,這種現象是基本不存在的。
在電視劇裡,往往是隱晦地表現出來的,比如由莫言的小說《紅高粱》改編成的電視劇,民國時期的大戶人家單家在九兒丈夫和她公公的死了的時候,單家的倆兄弟,就想著把她和淑賢趕出去,然後霸佔自己大哥的家產,這要是成功了,就是赤裸裸的吃絕戶。
吃絕戶的現象,在清朝末年和民國年間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又因為中國古代歷史的史書對此記載很少,就有許多人不知道有這麼個惡劣習俗。
其實,對這個惡劣習俗最有印象的,問老一輩的人,他們可能自己親身經歷過或者聽說過。隨著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這個可怕習俗就離我們遠去了,這也要感謝我們現在的國家確實是越來越強大了。
(如果您覺得筆者的文章寫得還行的話,就請為筆者的文章點個贊吧,您的舉手之勞,對筆者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中國舊社會最令人不齒的一種習俗,稍微瞭解的人,都會對其很鄙視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