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停產、陸巡5.7L大排量V8停產……在一系列法規重壓下,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硬派車型,都將走入歷史。以往,作為平行進口商最愛的車型,霸道與陸巡兩兄弟絕對是天津港的明星車型,但是按照目前國家公佈的政策,自2020年7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包括平行進口車。
據國機11月28日發佈的《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20-2021)》顯示,自2020年7月1日以後,無法滿足國六標準的平行進口汽車,尚不能正常清關銷售。另據天津市平行進口汽車流通協會方面透露,截至今年10月,全國平行進口汽車已經連續三個月無申報,行業庫存車基本“見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平行進口車型國六會議上,還決定自11月1日起,中東版車型也將停止報關。這意味著中東版平行進口車型也將有可能徹底被中國市場放棄,這樣的嚴格檢測將導致很多車型進關少、進關難。
眾所周知,國六排放標準堪稱比歐美國家排放標準還要嚴苛,也是全球範圍內最嚴苛的排放標準。而目前大部分的平行進口車則多滿足於國五標準,除了少部分美版和加規的平行進口車型可以通過經銷商自行升級OBD、加裝尾氣處理裝置之外,其他大排量的車型幾乎都會在國內停止銷售。
數據顯示:2020年7月份,我國進口車為9萬輛,同比跌幅49%;8月份,進口量為8萬輛,下跌34.3%。連續兩個月的暴跌,使平行進口車的大勢已經悄然離去,雖說短期內不會被趕盡殺絕,但已經逼到了懸崖邊上。由於平行進口現在沒有貨源,經銷商就沒有辦法繼續經營,貿易商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隨著平行進口逐漸陷入停滯狀態,一些平行進口車經銷商已經開啟轉型之路了。
隨之而來的是,9月26日北京車展,Jeep宣佈至2023年前,所有Jeep車型都將實現電動化;同年10月,復活的悍馬作為通用汽車旗下主打SUV及皮卡的高端電動品牌,發佈首款電動車型悍馬EV皮卡。
電動Jeep?電動悍馬?這些聽起來天方夜譚的操作已經開始付諸實施。尤其是10月6日,奔馳在投資者及分析師會議上發佈的乘用車業務全新戰略中,特別強調了旗下品牌的電動化佈局,未來除推出更多電動車型外,還會將原有產品進行電動化轉移和改造,包括高性能的AMG品牌、高端的邁巴赫品牌以及奔馳G級等。
不難發現,隨著排放法規越來越嚴苛,依賴大排量發動機的車型越來越難以生存了,有能力的車企可以把電動化改造當作“不得已而為之”的新趨勢,但對於那些實力並不雄厚或者缺乏技術平臺的車企而言,則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活路。
如此看來,國六法規已經成了平行進口車的“攔路虎”,退出中國市場成定局?那也未必。Karma汽車的存在,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Karma汽車可以幫助其他車企進行電動化改裝,使其變成新能源車,這就解決了大排量平行進口車不能進入中國市場的問題,為國內平行進出口車市場所面臨的困境提供了一把新的鑰匙。
“為明年產品導入中國市場做好準備,我們對市場進行了調研,在與各類渠道商溝通的過程中,瞭解到在政策約束之下很多平行進口車進不來,這就無法維持他們正常的商業模式,所以他們對Karma汽車提供的電動化改裝方案非常感興趣,而這相當於是給了他們一根救命稻草。”Karma汽車中國常務副總裁張志國如是說。
那麼,Karma汽車究竟憑何本事來幫助大排量平行進口車排憂解難呢?這就要從其聞名於世的E-FLEX平臺說起了。2020年3月,Karma汽車正式推出E-Flex平臺,可配置出5種不同功能的底盤技術以及多達22種不同配置和性能的產品,且涵蓋多種電池封裝方案和電機驅動系統,主要適用於自動駕駛多功能貨車、增程式卡車、日常通勤用車及高性能超級跑車等多種車型,完全可以滿足汽車製造商們的所有需求。
更為重要的是,E-Flex平臺並非一個“試水”產品,其已相繼發佈多款增程式底盤技術、純電動底盤技術及概念車驗證。例如,其增程式電動汽車底盤技術現已應用在Karma 2020 Revero GT車型上;另與文遠知行(WeRide)、英偉達(NVIDIA)合作的增程式多功能貨車底盤技術,則應用在L4級自動駕駛貨車上。
眼下,Karma汽車正在積極尋求海內外更多與主機廠的合作機會,10月份剛剛與AYRO,Inc.公司的戰略合作就是其在B端業務中的一大突破。按照雙方達成的戰略性協議,預計到2023年年底將生產超過2萬輛汽車。未來,E-Flex平臺還將陸續推出更多純電動汽車底盤技術及概念驗證車,這也意味Karma汽車將從“平臺共享”模式中繼續受益。
悍威、奔馳G550、JEEP牧馬人、道奇公羊等大排量、高價值SUV、皮卡車型,更是通過Karma汽車電氣化改裝項目的成功,用更加低碳潔能的新能源動力系統替換掉了傳統發動機,成功越過了非國六、大排量平行進口車腳下的排放壁壘。而這一頗具行業裡程碑意義的創新之舉,正是Karma汽車技術實力的見證,更是其對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貢獻。
西方社會有句俗語:提出設想的是科學家,而將其變為現實的是工程師。Karma汽車的電氣化改裝項目,通俗來講,就是車輛改裝,也就是將Karma的新能源動力系統,整合到一些其他製造商的傳統能源車輛底盤上。但事實上,這並不像聽起來那麼簡單,硬件要必須能夠兼容。
與此同時,工程師還必須確保軟件能夠暢聯,能夠按照需要工作。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業內的全新項目,就像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如何將新能源汽車的組件集成到傳統汽車車型中,是考驗和見證Karma汽車技術實力的一塊試金石。
“與我們合作的主機廠無需自建專屬電動平臺,藉助Karma汽車獨有的E—flex平臺就可以研發、推出相應的新能源汽車產品。Karma汽車不僅能為主機廠提供工程服務,還能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幫助他們以更低的開發成本更快速地推出自己的電動車產品。”張志國解釋道,E-Flex平臺更具包容性和靈活性,其可通過共享合作、分攤成本的方式,讓更多車企有機會進入電動車領域。
相信憑藉在電氣化領域的科技實力以及對未來趨勢的前瞻性把握,Karma汽車能夠為大排量平行進口車提供另外一種生存可能。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Karma電氣化改裝:大排量平行進口車的救命稻草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