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新年抽籤,你抽的可能是碗雞湯

星座命理 新華網客戶端

新年抽籤,你抽的可能是碗雞湯

每到新年,在微信朋友圈,常能看到有人分享新年抽籤結果,例如“點擊、分享就能看到牛年運勢”等,參與這類活動的人不在少數。那麼,喜歡抽新年籤的人都是什麼心理?為什麼明知抽籤結果只是娛樂,還年年樂此不疲?

新年抽籤可緩解存在焦慮

新年籤涉及的關鍵詞——健康、財富、姻緣等,反映了人們內心的渴望。假如抽到了這樣一個籤:“2021年新年籤:健康好運來。健健康康才是最重要的,2021年你會有福報哦”,這個好彩頭也許能讓抽籤者相信,新的一年自己在身體方面可能不錯。新年籤裡的吉祥話,就像一碗暖暖的心靈雞湯,撫平人們的焦慮、不安,給人們帶來希望、慰藉。

那麼,為什麼新年抽籤能撫慰人心?

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之父羅·洛梅提出,有一種焦慮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那就是存在焦慮。只要人活著,這種焦慮就不可避免,只是每個人的焦慮程度有所不同,應對焦慮的方式也各式各樣。而抽新年籤,便是人們緩解存在焦慮的一種方式。

那麼,什麼是存在焦慮呢?

通俗來說,存在焦慮是指人們擔心生病、意外、死亡、貧困等不可控的情況發生,擔心自己的社會地位發生變化、事業發展遇到阻礙、個人價值不能實現等。

未來的不確定性,是造成存在焦慮的原因之一。由於人們不知道新的一年會發生什麼:身體是否健康、家人是否平安順遂、事業能否突破……因此,人們希望能從抽籤中得到答案,來應對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新年籤中的祝福語,給抽籤者帶來了一種確定感。例如,當抽到“2021年新年籤:暴富。據預測,今年你的財運會特別旺,最適合賺它幾個億”,即便抽籤者知道這不可能實現,但“未來會有好事發生”的信念或許能在他心中產生,使其心情愉悅、鬥志滿滿。

流行背後是看不見的社交需要

除了緩解焦慮,新年抽籤流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它滿足了人們的社交需要。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感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5個等級構成。每個人都有這些基本需要。

新年籤之所以年年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正是由於它滿足了歸屬感和尊重這兩個重要的社交需要。什麼是歸屬感呢?歸屬感也被稱為隸屬感,它代表著“我隸屬於某個群體,我不再是孤獨無助的個體,群體讓我感到更安全、更有力量”。試想一下,新年伊始,你是不是也很想跟他人分享自己的新年感受,很想跟他人一起辭舊迎新?新年籤的出現,便提供了一個載體,它承載了人們對歸屬感的需要。跟朋友一起玩新年抽籤,就好像跟大家在一起過新年一樣。每年抽新年籤,這種群體儀式有效地緩解了人們的孤獨感。加上“大家玩,我也要玩”的從眾心理,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新年抽籤的活動中去。

此外,新年抽籤還滿足了人們希望被尊重的需要。我們看到新年籤的內容都是非常積極正面的,比如“健康”“財富”“勇敢”“樂觀”等,消極又負面的下下籤比較少見。人們把抽到的新年籤分享到朋友圈,其實是在展現自己積極正面的形象,展示自己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這有助於人們在社交中獲得他人的欣賞和尊重。其實,除了新年抽籤,性格測試、運勢測試、星座測試隔段時間就會在朋友圈中流行一陣,都是一樣的道理。

通常情況下,有兩類人比較容易受到新年籤內容的暗示。一類是性格具有“易受暗示性”的人,這類人往往缺乏批判精神,傾向於全盤接受外界看法。他們順從性高,易受情緒驅動,且通常不夠自信,更容易迷信權威或某些神秘力量。另一類則是想改變現狀又無能為力的人,他們深陷困境的泥潭,這時一些積極的暗示,能夠給予他們力量,幫他們緩解焦慮,使其獲得走出困境的信心。

新年籤能讓人們獲得安慰和信心,若能借助這一積極暗示,激發抽籤者用行動去改變現狀,當然很好。不過,大家也要保持警惕,不可過於迷信新年籤中的內容,掉入一些不法分子設計的騙局裡,在娛樂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個人信息。

(作者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楊劍蘭)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新年抽籤,你抽的可能是碗雞湯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