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哪些科學技術在全世界,中國是領先的?
說起衛星導航系統,大家可能對gps這個詞更為熟悉。實際上gps所用的衛星信號主要來自於美國國防部研製的全
但在二零二零年,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成功發射,這就意味著中國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高級俱樂部裡,從跟隨者變成了帶路人。到這裡,很多朋友可能會問有沒有什麼科技是領先美國的呢?
中國網絡與高鐵
中國的基建狂魔稱號並非浪得虛名。就電信基站而言,截止二零一八年,中國已經有五百多萬的覆蓋量,這個數字就等同於美國的二十倍。隨著5G的飛速發展,華為首創了5G微波“1+2”極簡構架,以其無法比擬的寬帶和運行速度,讓美國政府開啟了全球抵制華為戰略。
此外,美國的高鐵在近些年整體呈現出疲軟之勢,而中國在巨大客流量的支撐下,發展出了完備的高鐵網絡。時至今日,乘坐高鐵已然不是什麼新鮮事。截至二零一九年末,中國高速鐵路運營裡程超過三點五萬公裡,佔全球高速鐵路裡程的三分之二。只談數字未免有些空洞再來說一說在中國高鐵建造的難度。
二零二零年七月,牡丹江至佳木斯高鐵的七星峰隧道順利貫通,刷新了我國最東部、最北部、高緯度、高寒地區開展高鐵建設的新紀錄。為什麼說它難?牡佳高鐵全年無霜期僅有一百四十天,冬季最低溫達到負三十五攝氏度,但七星峰隧道還是成功突破了八條地質斷層。中國幅員遼闊,地勢溝壑縱橫,一條條鋼鐵巨龍穿山越嶺,連接山河平原,向四面八方輻射而去,讓以幾百公裡做計量單位的距離也變得不再遙遠。
雜交水稻
小時候就會搖頭晃腦地背出“粒粒皆辛苦”的詩句,中國人口眾多,在世界各國中居首位,保證糧食安全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艱難的考驗。而數據顯示,二零一八年我國總人口達到了十三點九三億人,在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後面,同樣驚人的是對糧食的鉅額需求量。於是有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其實中國並非第一個提出超高產水稻的國家,早在一九八一年,日本率先開展水稻超高產育種,只是進展一直不大。而一九九六年,袁隆平主持了超級雜交水稻培育計劃。二零一二年,湖南省農業廳組織的專家驗收組正式宣佈,超級雜交稻第三期大面積畝產九百公斤攻關的圓滿實現。至此,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飢餓的困擾,中國雜交水稻也走出了國門,雜交水稻技術引領著世界前進。
反艦彈道導彈系統
解決了吃穿住行,自然是要保住我們的建設成果,首先要有足以與世界頭號軍事強國抗衡的軍事力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擁有世界上唯一的反艦彈道導彈系統,這個唯一相當有價值,因為反艦彈道導彈還有一個響亮的外號航母殺手,具備打擊海上大中型船隻的能力。反艦彈道導彈系統精確度高,可主動變軌。
能夠有效打擊重重設防的航母戰鬥群。而且新一代中遠程彈道導彈東風-26射程提到了四千公裡。與此同時,美俄因為《中島條約》限制,要拿出五百到五千五百公裡的彈道導彈還有些長,
中國天眼
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一個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也被稱為中國天眼。這個天眼有多大呢?繞著圈樑走一圈需要四十三分鐘,組成的球面反射面等同於三十個足球場大小,最重要的是它的精度控制達到了毫米級別。
中國天眼能夠捕捉遠在百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把中國空間測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軌道延伸至太陽系邊緣,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倘若說銀河系裡真的有外星人,也許天眼會第一個尋找到它的信號。
總結
對中國而言,科學技術是一臺快車道,我們不得不承認,想要全面追趕上美國仍然道阻且長。
而恰恰是那些翻山越嶺修出一條條高鐵的人,那些紮根農田和自己較量的人,那些不斷追問宇宙奧秘的人,沉澱在基因中的探索精神鼓舞著我們前進,對於未知的嚮往激勵我們追逐,相信他們會讓中國掌握越來越多的頂尖科技,讓中國以一往無前之姿在世界長河中書寫輝煌篇章。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目前有哪些科學技術在全世界,中國是領先的?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