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虛假營銷風波後,核桃編程又被用戶投訴短信騷擾

科技數碼 龔進輝

虛假營銷風波後,核桃編程又被用戶投訴短信騷擾

作者:龔進輝

如今,少兒編程已成為K12賽道的熱門風口,不僅涌現出編程貓、核桃編程等創業公司,騰訊、網易等互聯網巨頭也爭相入局,分別推出扣叮、有道小圖靈,好不熱鬧。

去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帶火了在線教育。在停課不停學宗旨的刺激下,在線教育頓時成為香餑餑,但也不可避免面臨成長的陣痛,亂象叢生讓廣大學生和家長累覺不愛。而身處其中的少兒編程自然未能倖免,比如核桃編程曾被央視點名批評。

去年7月,央視新聞《新聞直播間》和央視財經《第一時間》雙雙點名核桃編程,曝光其利用教育政策變化、惡意曲解、誇大其詞,只為“賣課”的行為,吃相十分難看。

央視報道了王先生的親身經歷,他接到一育兒類微信公眾號的文章推送,標題為《教育部緊急通知:2020年將有大變動!中小學生最倒黴,家長越早知道越好!》,點開後卻發現,文章內容只夾帶幾句教育部的相關政策,反而花了大量篇幅介紹核桃編程線上課程產品。

虛假營銷風波後,核桃編程又被用戶投訴短信騷擾

其實,核桃編程這種變相營銷手法並不神秘,別說專業人士,就連普通消費者也能一眼看穿。疫情期間孩子在家上網課,家長十分關注教育部門的各種動態和通知,核桃編程正是抓住家長這一心理,炮製各種標題黨文章,想方設法販賣焦慮,從而達到兜售課程的目的。

講真,核桃編程這種營銷套路並不高明,甚至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家長會點開這類非常吸引眼球的文章不假,但他們並不傻,最起碼的分辨能力還是有的,發現文不對題後難免會十分氣憤,不僅不會為核桃編程買單,反而會對其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需要指出的是,從法律角度來看,不能來利用新聞去做廣告。企業為增加推廣的可信度,以教育類新聞為大旗是一種欺詐行為,發佈的行為本身就違規違法。更何況,核桃編程在惡意解讀教育政策變化,嚴重誇大政策事實,知道真相後的家長十分反感這種做法。

除了虛假營銷這宗罪之外,核桃編程還被曝出頻繁發送垃圾短信去騷擾用戶。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用戶吐槽道,自己從未註冊過核桃編程,卻從去年7月至今多次受到其推銷短信騷擾。

在微博、知乎等平臺上,同樣有不少網友控訴核桃編程,抱怨“怎麼屏蔽都屏蔽不掉”、“能不能不要再給我發短信了”。有網友不堪其擾,忍不住質疑道,“到底是誰洩露了我的信息?”

虛假營銷風波後,核桃編程又被用戶投訴短信騷擾

鑑於垃圾短信群發成本低、又能直達目標用戶,非常適合核桃編程這種創業公司,才會屢試不爽,卻坑慘了無辜用戶,就連沒結婚的年輕人也曾收到其推銷短信。其實,核桃編程通過短信營銷擴大影響力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殊不知已觸犯法律紅線。

2015年,工信部發布並實施的《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中明確要求,短信息服務提供者、短信息內容提供者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短消息,違者可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話說,核桃編程垃圾短信“喋喋不休”已惹眾怒,短信騷擾到底何時休?我想說,核桃編程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可以理解,但應遵守商業底線,最起碼要做到吃相優雅,不能置用戶體驗於不顧,要不然這種畫風的核桃編程實在讓人愛不來。

希望核桃編程能吃一塹長一智,多多聽取用戶真實的心聲,認真反思、積極整改,迴歸到教育本質,即靠課程內容、教學質量來吸引和留住學生才是真本事,這是必須夯實的核心競爭力,再怎麼重視也不為過。千萬不能走上“重營銷輕教學”的彎路,那樣只能圖一時利好,卻無法成功笑到最後。

深耕在線教育不易,核桃編程且行且珍惜,你可長點心吧!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虛假營銷風波後,核桃編程又被用戶投訴短信騷擾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