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沒有什麼重要性可比一部智能手機了,畢竟所有的信息、安全、隱私以及財產都集中在這裡。手機丟了比什麼都重要,這樣也讓很多人起了擔憂,畢竟這個開發的權限以及後臺管理都是自己不太清楚的。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手機使用久了後臺有什麼監聽和調用功能,自己都不知道莫名被開啟和使用。手機廠商也在開始著力打造用戶使用的放心安全機制,蘋果的iOS封閉操作為了安全發展,小米的MIUI最近也在隱私上弄了很多功能(攔截網、隱私保護、隱匿面具等等),魅族的Flyeme其實也有很多設置。對於智能手機廠商發現用戶體驗變得非常重要,經常還是聽到有人說什麼隱私洩露了,看到某個信息瀏覽之後,在其他平臺就有相關的推薦,感覺是秒退和追蹤一樣。
手機裡的個人信息以及其他不願公開的信息,還是需要很好的安全防護。用著智能手機習慣了,面對市場其他應用的新到來,也會經常更新和安裝。但有些模糊的“下一步”讓用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能隨著他們的操作往下走,但往往可能就有意無意讓信息被放出。每年的短信騷擾、陌生電話可能都是從這裡流露出去的。
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用戶快要達到10億,意味著絕大多數人還是信賴還是必須依靠智能手機去溝通、交流、學習、辦公的。事關數億用戶權益!工信部正式出擊,手機安全隱私有著落。工信部即將出臺《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共計22條明確規定APP的使用準則。安裝應用的時候在APP裡明確用清晰易懂的語言進行告知,讓用戶知道該做什麼、獲得什麼、有什麼被提取;另外,不得從事超出用戶同意範圍或與服務場景無關的個人信息處理活動。
工信部這種嚴格把控提出高要求,讓手機廠商以及APP運營商也要清晰自己的定位,不然用戶可以提供相關措施進行舉報。那麼對於大家來說,手機現在還安全嗎?有哪些APP是比較頭疼的呢?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工信部22條新規定!數億手機用戶的福利,沒想到幸福一切來得太快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