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芮天舒、劉晶
排版 |王婧
有一種自由叫外賣自由。
這並非自由點餐的淺表自由,而是一種時間的自由和生活的自由。
有一種生存叫“外賣化生存”。
全國700萬名外賣小哥不單拯救了至少5億中國人的胃,也拯救了無數“下樓困難戶”和“出門困難戶”。
在外賣行業崛起的同時,圍繞著它的新業態、新模式也層出不窮。智能取餐櫃就是其一,它的出現,不僅意味著消費者今後點餐取外賣的收貨方式又增加了一個,更解決了“人等外賣,外賣等人”及餐食在等待過程中的冷熱口感問題。
不少行業新星正在這一領域飛速成長。去年11月,在智能餐櫃行業佔有率排名第一的企業哎呦喂AUV,完成了千萬元Pre-A輪融資。未來是否會有更多企業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
取餐櫃解決“雙向等待”
眾所周知,配送目前是外賣行業特殊且至關重要的環節,同時也讓很多商家頭疼,由於餐品沒有及時到達顧客手中,且保溫效果沒做好,顧客拿到餐時要麼涼了,要麼軟化變味兒,直接影響商家的銷售量和好評度。
外賣行業的痛點就是商機。智能取餐櫃應運而生,它可以實現外賣餐品智能保溫、加熱、製冷、消毒等多種功能。用戶直接在手機小程序上提前點好餐,生成取餐碼,商家統一製作配好餐後由配送員批量配送至距離用戶最近的取餐櫃中,最後用戶到飯點後再使用取餐碼掃碼取餐,這樣不僅商家可以實現高效率的錯峰生產,提高收益,用戶也可以錯過用餐高峰,節省時間,拿到的餐也不會涼了或者變味兒,最重要的是,送餐員可以提前批量送餐,提高了效率和配送過程中的安全性。
這樣,送餐的交付場景有了極大的突破,“人等外賣”或“外賣等人”的情況不再出現,極大提高了外賣的交付效率。
商業模式利好多方
快遞櫃方便的不僅是消費者,對於外賣小哥、餐飲企業和外賣櫃運營方也是利好。
眾所周知,外賣有時限,外賣小哥工資也與送單量掛鉤。根據相關統計,外賣小哥一個小時大約能送3單到5單。假如取餐櫃在城區中心地段普及率達到150臺左右,平均下來,外賣小哥送的10單裡面可能會有3到5單要放到外賣櫃。這樣一來外賣小哥的跑單效率會提高到平均每小時5單到7單,也意味著他們的收入可以多一倍。
而針對外賣員的收費,有了智能取餐櫃,外賣員可以在單位時間內送更多的餐,省去了等待顧客拿餐的時間。更何況有的寫字樓和高校禁止外賣員進入,等待的時間更加漫長,而對於外賣員來說,多等一分鐘,就意味著少送一單,少收一份外賣費。當要送的地方有一臺取餐櫃時,花幾分鐘就可以存餐,外賣小哥都是很願意的。
此外,隨著智能餐廳逐漸進入大眾視野,而對於快餐店來說效率也是首當其衝的因素,將智能取餐櫃放置到快餐店,顧客提前點餐,店家提前備餐放置到取餐櫃裡,取餐櫃具備消毒保溫功能,對於顧客來說無需等待,也可以緩解店家用餐高峰時的壓力。
還有一點極其重要,外賣櫃屏幕上可以輪播廣告,如果電梯間廣告一樣,有人關注的地方就是流量窪地,外賣櫃運營方佈置了大量外賣櫃可以變成一個個廣告位,以此獲取廣告受益。
“一鍵取餐”引來多企業入局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外賣用戶規模已接近5億人,80後90後成外賣消費主力軍,除傳統的一日三餐外,下午茶和夜宵成為消費者點外賣的新寵。我國一、二、三線城市餐飲外賣的消費者滲透率已經達到96.31%。
智能取餐櫃與外賣行業的關係可謂相輔相成,以上的數據也充分表示未來的取餐櫃行業潛力無限。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早在6年前,就有相關企業開始試水智能取餐櫃。2015格力攜手“樂棧517”推出過一款“即食餐品”配送智能設備——“樂棧”智能配送櫃。2017年,外賣用餐定製平臺“嗎哪私廚”獲得個人投資的500萬元天使輪融資,通過智能櫃為寫字樓的白領用戶提供外賣套餐。2018年,餐飲新零售公司一米雲站完成Pre-A輪融資,致力於通過智能儲食終端切入餐飲市場。2020年,哎呦喂AUV也完成了千萬元Pre-A輪融資。
2020年前,外賣櫃發展都是不溫不火。因疫情的影響,無接觸經濟概念開始流行,外賣自提櫃也成功走紅。相對應的是,有些企業豐收連連,有些企業黯然退場。比如哎呦喂AUV從硬件供應商轉型為服務運營商後,收入提高了50%,每月營收達到了300-500萬元。
哎呦喂AUV不僅提供取餐櫃,也包括為商家定製的櫃體控制系統。通過自建的IoT平臺,商家可以通過平臺直接控制取餐櫃,也可以把自有的點餐系統與平臺對接。
“以前,商家需要自己開發點餐系統來和取餐櫃對接,現在通過IoT平臺可以實現一鍵對接,流程簡便了很多。”哎呦喂工作人員表示, 哎呦喂AUV正在探索更多產品線,佈局更多智能設備的生產,包括智能圖書櫃、智能檔案櫃、智能垃圾分類箱、智能藥櫃等。
能否形成大市場尚待觀察
雖然有疫情催化,但取餐櫃的未來在大多數人眼裡仍是未知。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市場對取餐櫃的需求大,外賣主要服務的人群來自高校,寫字樓,醫院,園區,高檔公寓等領域,還有一些餐飲商也有需求,比如盒小馬,奶茶店,海底撈等。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認為,取餐櫃屬於特定的場景和環境下才有需求的產品,確實存在市場,但最終能做多大不好說。外賣與快遞的不同之處在於外賣還涉及到溫度方面,對時效性和新鮮性有要求。所以,這些技術層面造就了產品本身侷限性,外賣櫃在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
目前,餐飲業已經發展到一個經營多元化,收入多元化的階段,開始呈現出“全零售”屬性,即“堂食+外賣+外送+流通食品”多核驅動。有文獻指出,取餐櫃代表著未來信息化外賣配送發展的主流。在外賣體驗、用戶感受、商品種類、質量保證等方面都更具優勢,由此會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機會。但未來如何,仍需不斷探索。
END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智能取餐櫃市場有多大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