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系統和倉儲系統(WMS)進行無縫對接,通過RFID技術在倉庫裡的實時操作達到數據的快速反應、數據安全得到保障。
一、RFID系統和WMS系統功能介紹
(一)入庫任務指派
1、WMS根據一定的規則自動為“入庫單”分配貨位,生成“入庫作業任務單”;
2、根據一定的業務規則將該“入庫作業任務單”自動分配相應的理貨組,併發送至理貨班長的手持PDA上,理貨班長在手持PDA上對該項任務指派進行確認或調整,並將信息發送回WMS;WMS根據理貨班長確認的任務分派信息將“入庫作業任務單”發至對應理貨組長的手持PDA上,理貨組長在手持PDA上對參與本項作業任務的組員進行簽到確認,並將相關信息反饋至WMS,此時收貨作業啟動;
3、WMS根據一定的業務規則將“入庫作業任務單”分解為多組上架指令,並按貨位的分類(首層、非首層)分別發送至相應的電動託盤車司機的手持RFID讀寫終端或高位叉車的車載RFID讀寫終端。
(二)入庫上架
1、WMS中的地址分配模塊通過入庫區固定式RFID讀寫設備將為每個託盤分配的貨位信息寫入託盤電子標籤內;
2、託盤車司機操縱託盤車接近託盤時,車載或手持RFID讀寫終端讀取託盤電子標籤信息,顯示該託盤的目標貨位,託盤車司機將託盤運至貨位所在儲區;
3、高位叉車司機操縱叉車靠近待上架託盤,叉車上的RFID終端讀取託盤電子標籤信息後,將託盤貨物放置到指定的貨位上,並讀取貨位電子標籤信息;
4、WMS自動核對託盤與貨位關聯的正確性,如相符則反饋回WMS,視作完成上架作業,如不相符,則發出聲音警示和錯誤狀態提示,以便作業人員核對後重新正確上架。
5、上架作業完成後,“入庫任務單”和“入庫單”完成,更新WMS數據。
(三)託盤調整
1、拆盤時,作業人員用手持RFID讀寫終端讀取移出託盤電子標籤相關信息,讀取移出貨物的條碼,並將信息反饋予WMS,解除原有貨物/託盤關聯;
2、拼盤時,用手持RFID讀寫終端讀取移入託盤相關信息,讀取移入貨物的條碼,並將信息反饋予WMS,重新建立新的貨物/託盤關聯,更新WMS中的庫存和貨位信息。
(四)貨位調整
1、車載或手持RFID讀寫終端分別讀取移出託盤和移出貨位的電子標籤信息,解除該貨位與託盤的關聯關係;
2、叉車司機或託盤車司機把移出託盤搬運至移入新貨位;
3、車載或手持RFID讀寫終端讀取移入貨位電子標籤相關信息,重新建立移入託盤與移入貨位的關聯關係,並將信息反饋予WMS,WMS實時更新庫存信息。
(五)移庫調度
1、貨主在系統中錄入“移庫申請單”,併發送至WMS。
2、WMS對“移庫申請單”進行處理,產生以承運車輛為單位的 “幹線物流任務單”,以此為依據申領準運證,然後以貨主為單位生成“移庫出庫單”。
(六)出庫調度
WMS將“幹線物流任務單”進行處理,按品牌生成“出庫作業任務單”,為出庫貨物分配下架的貨位。
(七)出庫任務指派
1、WMS將已分配好下架貨位的“出庫作業任務單”,根據一定邏輯關係自動分配至理貨組、託盤車組和叉車司機,形成作業策略;
2、將分配方案發送至理貨班長的手持PDA上。理貨班長在手持PDA上確認或修改分配方案,並將信息發送回WMS。WMS將出庫作業任務單發至指定理貨組長手持PDA上,理貨組長在手持PDA上對參與本項作業任務的組員進行簽到確認,將相關信息反饋至WMS,並安排理貨人員做好裝車準備;
3、WMS按貨位的分類(首層、非首層)將出庫作業任務單分別發送至相應的電動託盤車司機的手持RFID讀寫終端或高位叉車的車載RFID讀寫終端,相應的作業人員按指令進行實物的下架操作。
(八)出庫揀貨下架
1、當有貨物出庫時,叉車司機根據指令靠近指定的貨位,車載RFID讀寫終端(或手持RFID讀寫終端)讀取貨位電子標籤的相關信息和貨位上託盤電子標籤的相關信息,即時進行下架指令、貨位與託盤三者的匹配性校驗,確認無誤後取下託盤,完成託盤下架動作,並將相關信息反饋予WMS後臺。
2、出庫貨物數量不足滿託盤時,先按上述方法取下託盤,提取需要出庫數量的貨物,轉移到另一空託盤上,並按一號工程的規範進行拆盤操作,剩餘貨物的託盤由WMS安排合適的貨位存放並更新相關信息。
(九)移庫出庫理貨
1、託盤車司機駕駛託盤車靠近已下架託盤,用手持RFID讀寫終端讀取託盤電子標籤信息,核對託盤上貨物的貨主、品規、數量無誤後,按照WMS指定的碼頭號碼,用託盤車將託盤運送至指定碼頭前的出庫暫存區等待裝車。
2、理貨人員對在出庫暫存區的貨物進行復核,用手持PDA採集每個託盤上的任意一貨物的條碼,在WMS上獲得該貨物所有託盤上所有貨物的數據,累計後與“出庫任務單”自動進行核對,當出現差異時,WMS在固定終端、移動終端發出警報。
(十)移庫出庫裝車
裝車時,啟動碼頭門入口處的固定式RFID讀寫器,開始裝車作業。作業人員用手動託盤車將整託盤貨物拉入車廂,託盤經過碼頭門入口時,裝在入口處的固定式RFID讀寫器讀取正在移動的託盤上的電子標籤相關信息,由WMS後臺對該託盤的裝車碼頭號、託盤ID號、託盤上貨物的品規、數量等信息進行校驗,發現不相符時即時發出警報,由作業人員重新校核調整。同時實時統計移庫貨物信息,並將移庫貨物信息反饋回WMS進行移庫確認。
裝車完成後,WMS更新“移庫出庫單”狀態為完成,更新庫存信息。
(十一)分揀出庫交接
1、智能調度系統把零售客戶訂單信息(包括品規、數量、線路、順序等)導入WMS,生成分揀出庫單。
2、WMS從分揀系統中導入分揀進程狀態,按循環補貨的策略和出庫貨位分配策略,將分揀出庫任務單拆分生成出庫作業任務單,並向各作業人員下達揀貨下架指令。
3、託盤下架後,作業人員操縱託盤車靠近目標託盤,用手持RFID讀寫終端讀取託盤電子標籤信息(貨主、品規、數量、出庫類型等),進行分揀出庫指令與託盤的校驗,校驗無誤後根據指令將整託盤貨物經過規定通道運送至分揀區指定位置。
4、整託盤貨物經過規定通道入口時,設在入口處的RFID讀寫終端自動讀取託盤電子標籤中貨物條碼的數據包,通過解密解析得到對應的貨物條碼信息,將託盤電子標籤中的貨物條碼信息上傳給WMS系統,由WMS系統及時反饋給一號工程掃碼系統,完成分揀前的一號工程“第三掃”,同時數據回傳WMS,在WMS中作分揀出庫完成的處理,進入分揀配貨流程。
(十二)盤點
盤點前,調度人員選擇所需的盤點策略,生成相應的盤點指令。實盤時,盤點人員用手持式RFID讀寫終端讀取貨位電子標籤的信息(ID號),回傳至WMS,從WMS中獲取該貨位上的貨物信息,在手持式RFID讀寫終端上顯示,盤點人員與現場實物進行核對,並將核對結果在手持機上記錄,發送回WMS。盤點完成後由WMS生成盤點表和盈虧表。
二、RFID和WMS系統對接優勢
(一)快捷的出入庫管理
當貨物進入庫房時,在庫房入口處安裝固定的RFID讀取設備或通過手持設備自動對入庫的貨物進行識別,由於每個包裝上安裝有電子標籤,可以識別到單品,同時由於RFID的多讀性,可以一次識別很多個標籤,以便實現快速入庫。
(二)分級別權限的人員管理
人員管理可分為權限人員管理和VIP人員管理。
1.權限人員管理:
通過對倉儲管理中涉及的人員分發並佩戴RFID卡片對人員及所屬權限進行分類管理
人員信息比對功能,判斷人員出入權限;
多級用戶權限,實現不同人員具有不同進出權限及取存物品權限;
結果輸出功能,與液晶顯示器配對使用,管理結果便於顯示;
系統通過的人員出入時間記錄與數據庫交互,存儲數據信息,實時備案,方便查詢。
通過託盤部署專用RFID電子標籤可以實現貨物的定位,同時可以實現快速盤點和出入庫作業。
2.VIP人員管理:
領導佩戴專屬VIP人員標籤,當標籤進入天線範圍內,LED顯示器會顯示預先設定的歡迎詞。
(三)可視化庫存管理
點擊每個貨架,可以實時查詢貨架庫存。每件物品上都有內含電子芯片的標籤,可顯示快速盤點,及時瞭解庫存信息,便於控制合理庫存
(四)明確的貨位管理
在貨架或者專屬貨位上貼電子標籤,對貨位進行精確定位。對貨位定位的意義在於:
快速準確的找到貨物的具體位置;
所屬的貨位標籤內包含貨位上的具體貨物信息,方便對貨物進行查找;
方便盤點,盤點的時候只要掃描貨位信息即可;
方便自動化作業。
(五)快速盤點和準確查找管理
通過貨架標籤和託盤標籤可以實現快速盤點,同時由於貨架標籤和貨架上存放物品的對應關係可以快速的找到目標物品。
例如:需要取物品A,只需要在系統中輸入物品名A稱即可快速的知道物品A的存放位置,數量等精確信息。
(六)將普通的叉車變成智能叉車
在叉車上安裝專用RFID讀寫器和顯示器,通過系統向司機發送指令,叉車司機只需要按照系統提供的命令進行作業,如:系統收到指令取XX型號電纜一卷,這時系統會自動分析該型號的電纜存放位置,庫存情況,並秉著先進先出的原則安排司機直接去某某貨位提取。
(七)將普通車輛改為可實現實時監控的智能交通平臺
通過物流運輸GPS監控服務管理系統,達到管理和利用好物流運輸車輛,隨時瞭解車輛的行駛狀況,儘可能的保障車、人安全的目的。
(八)良好的擴展性和前瞻性
系統具備良好的擴展能力,能很方便地與企業現有系統實現無縫對接,並且極強的前瞻能力,能很好的實現未來擴容。
聲明
圖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RFID系統和WMS倉儲管理系統設計方案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