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直播帶貨,為什麼突然降溫了?

科技數碼 三鼎生活家

去年618和雙11期間,直播帶貨一度成為網絡熱門詞彙,很多嗅到商機的明星趁勢而出,不僅踩了熱門增長了人氣,還賺了個盆滿缽滿,但是進入2021年,直播帶貨貌似突然就沒有那麼多的聲音了,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原因在呢?

01均值迴歸

均值迴歸是一種金融學的詞彙,通常用於形容股票期貨市場,簡單來說,一個新“產品”在入市的時候通常會出現估值偏差,要麼過高,要麼過低,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估值過高的就會降價,估值過低就會漲價。

我們套用到直播帶貨行業,直播帶貨起步的時候得到了很多流量平臺的鼎力支持,一度過高估計了直播帶貨的火熱程度。我們以直播帶貨達人羅永浩為例,羅永浩的首秀帶貨達到了驚人的1.68億,但是隨後數據開始大幅下降,直到0.05億時候才穩定下來。

直播帶貨,為什麼突然降溫了?

數據分析

如圖所示,羅永浩帶貨量和關注人數基本上是正相關的,與羅永浩類似,很多明星直播都呈現出類似的發展軌跡,比如陳赫直播帶貨首秀,帶貨成績超過8000萬,而到兩個月後,直播的成績僅有800萬,同樣下滑了90%以上。

這就表明,直播電商不能以流量的變現邏輯來看待,直播電商正在快速回歸商業本質,當然會受到商業市場規律的影響。

02流量平臺和電商邏輯並不完全吻合

流量平臺需要在用戶注意力和容忍度之間尋求商業化的平衡。這就類似在用戶逛遊樂園的路上擺個小攤、設個廣告牌。但用戶來的目的終究是為了“逛遊樂園”、看短視頻,而不是購物。因此,流量平臺與電商邏輯難免會產生衝突。

就好像遊樂園裡偶爾有幾個廣告位的話,遊覽者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可能也會在觀賞之餘買個冰棍、吃個小吃,但是如果遊樂園變成了商業街,遊客反而會覺得不適,甚至產生厭惡感。因此,流量平臺其實也在努力在兩者之間找平衡。

直播帶貨,為什麼突然降溫了?

電視購物

其實直播帶貨早就被實踐過了,最早的實踐者其實就是電視購物,電視購物也一度非常火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著名的微軟公司,在發佈Windows95的時候,主力銷售渠道就是電視購物,當時的主持者就是後來的微軟總裁史蒂夫·鮑爾默。

不過遺憾的是,電視購物也因為密度過大被人們拋棄,成為一種不成功的商業模式,直播帶貨只不過是把這種思維給升級了一下,觀眾們最多是嚐個鮮,最終結局肯定也是電視購物2.0。

03關注疲勞與理性迴歸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這樣,你的朋友給你推薦一個好用的產品的時候,你或許根本就沒怎麼去了解這個產品,就直接下單買了,買回去之後,不喜歡的概率是遠遠大過喜歡的程度的,因為每個人都會過高的估計某樣東西的完美程度。

同理,直播帶貨也會出現這種問題,很多人因為主播的宣傳,和現場感帶來的實惠體驗而購買了某樣產品,但是這些人真的需要這些產品嗎?其實不見得,衝動消費是人的本性,但是衝動之後必然是理性的迴歸,這個時候,人們關注的就不是東西的好壞了。

直播帶貨,為什麼突然降溫了?

流量變現

流量型平臺一方面想要利潤率的信息流廣告,另一方面也想抓住直播電商新業務試一試邊界,但正如我們分析的那樣,流量平臺的商業化攻勢非常猛烈,問題在於,這種攻勢是否已經抵達天然邊界?換句話說,這條路是不是走對了呢?

因此從本質邏輯上來看,直播電商未來的發展一定不會獨立成為一個行業,而是作為電商消費者運營的一部分。因此,流量平臺上只注重變現的直播火爆,是與這個趨勢相違背的,也是這類直播快速降溫的本質原因。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直播帶貨,為什麼突然降溫了?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