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科技數碼 踐機行事

記憶回到不久前的OPPO INNODAY 2020,OPPO X卷軸屏概念機橫空出世,綠廠對電機結構的偏愛和想象力,在這款技術驗證機上被展現得淋漓盡致,收穫了足夠的掌聲,也成為OPPO“至善式創新”理念的最好詮釋。叫好歸叫好,但它更多用來秀肌肉而非走近普通消費者。

而馬上就要發售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又從“加量不加價”層面踐行了這個理念。但問題是:“將一個簡單功能做得如此興師動眾,值麼?”所以,OPPO特別請他們的新材料專家王曉安和產品經理陳思聰來和我們聊了聊……

概念滿滿的變色幻境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首先來聊聊藝術家限定版的外觀紋理。這款產品外觀的紋理是由美國藝術家Joshua Vides設計的,作為一個在二次元(平面)領域藝術造詣出眾的藝術家,這次他用簡單的線條和波點,實現了三次元實體跌落到二次元視覺感受的成功轉換。即OPPO Reno 5 Pro+背面的玻璃蓋板本來是3D曲面的,但經過在曲面處的手繪線條,卻給人一種平面感的錯覺,這一點非常有意思。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此外,手機背板上所有的波點圖案與線條全部都是由Joshua Vides一個一個、一條一條手繪出來的,純粹的手工作畫方式與手機這種大工業時代的典型產品形成了又一層衝突。儘管以我個人可憐的藝術品鑑能力,看不出這麼多花兒來,但從特別版的角度來看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它卻是成功的,因為把它放在現在的這麼多手機產品中,獨特的形象讓它的辨識度非常高。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有意思的是,Joshua Vides最開始在設計這款特別版時,起初並沒有加入波點的打算,而是直接就打算用那些手繪線條完成3D實體到2D平面的視角轉換。而當OPPO Reno 5 Pro+帶著電致變色後蓋出現在他眼前後,Joshua Vides就堅持一定要加入這些波點,因為這些波點營造出來的平面動感,會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光影變化”——對這個略帶“S”形狀的線條熟悉麼?這與當初OPPO R17的背蓋光影可是非常接近呢。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為什麼總要在手機的後蓋上下這麼多功夫?OPPO Reno系列產品經理陳思聰說,OPPO一直都非常看重手機後蓋的設計,各大智能手機廠商都在尋求外觀和形態上的探索,比如摺疊屏,但對於主流的智能手機產品,傳統的直板設計還會存在很長時間,而正面能發揮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這也就讓大家把重心都放在了背面。一直以來,OPPO在這一小塊地方都做了很多工作和嘗試,比如發展到2020年,晶鑽工藝得到的反響就非常好,第二代晶鑽工藝(星鑽工藝)也更是得到消費者的喜愛。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OPPO Reno 4 Pro藝術家限定版

縱然做了這麼多變化,但長期以來,手機的後蓋都主要在空間和色彩兩個維度變化,色彩很好理解,空間就是材質、厚度、形狀、觸感等要素,所以,OPPO又開始嘗試加入時間維度上的變化,比如去年的OPPO Reno 4 Pro就與知名藝術家James Jean聯名推出“浮光幻影後蓋”設計,經陽光照射些許時間就會出現感光暗紋。這就是在後蓋上加入隨時間變化的元素,有類似理念的還有堅果R2光陰特別版,只不過堅果手機不會有後續了。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三位一體”的變化思維在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通過時間變化形象,由於電致變色技術的運用,從之前的“被動”技能變成了”主動”技能:輕叩兩下後蓋,即可在10秒之內完成顏色的轉換。無論是我們的疑問,還是陳思聰的回答,對這樣的功能都趨於一致性:的確是非常簡單。因為這個後蓋採用的電致變色技術,在當前的階段,還處於應用的初級階段,所以OPPO這次也沒有為它設定太過複雜的功能,只是希望能通過特別版的搭載,來收集用戶的反饋,以便對這項技術的後續應用給出實用層面的指導。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陳思聰還透露說,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的電致變色後蓋看起來簡單,但它的成本並不低,幾乎已經接近一塊正常屏幕的價格了——對這個版本有興趣的朋友,真是買到就“賺”了。所以我也問他們為什麼不用雙屏幕方案。得到的回答是對比之前出現過的雙屏方案,電致變色膜片幾乎沒有功耗和發熱的問題,對手機本身已經很緊張的續航不帶有任何負面影響。屏幕是發光部件,而這塊膜片是吸光部件,也不會給用戶在後蓋上帶來多少複雜的交互,同時,儘管初次應用成本高昂,但是OPPO還是秉承了特別版“加量不加價”的傳統,創新的成本自己扛而非轉嫁給消費者。

技術致“輕”,體驗致“重”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量版採用的電致變色柔性膜片

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之所以能發售,都源於後蓋上那一塊電致變色膜片的研發成功和量產。但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就這一張小小膜片,OPPO的新材料團隊居然從2017年開始,做了三年多時間,期間積累了100多項專利,最後研發出一種凝膠態的有機小分子材料作為柔性電致變色膜,並採用與LCD顯示屏差不多的封閉工藝,將這些小分子像液晶分子一樣封閉起來,隔絕水氧,延緩水氧過程,保證材料壽命,最終達到3萬次上以的循環壽命,這也讓它成為全球第一款能達到如此循環壽命的柔性材料。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第一代技術是玻璃基板

OPPO的新材料專家王曉安介紹說,這項工作的起因還是來自於OPPO一直致力於手機外觀方面變化和突破的戰略。OPPO將色彩視為用戶情感表達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可以變化的色彩,是可以與用戶的心情、喜好相匹配,還可以作為手機狀態、甚至環境感知的一個顯示窗口。如前所說,這個窗口的交互和功能遠不會如正面屏幕那樣齊備,但它會在功耗、空間堆疊、發熱等各方面,均不會給手機本身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第二代與第二代技術對比

對OPPO新材料團隊來說,想要實現這樣小小的願景卻是挑戰巨大。之前的電致變色技術的運用領域都和手機沒有太大的關係。第一代電致變色技術採用無機固態電致變色材料,多用於建築領域,比如外牆玻璃,重量大、厚度大、變色速度慢、造價高,無法做到小型化和輕薄化應用在手機上;第二代技術採用液態電致變色材料,解決了重量和厚度問題,但是存在功耗高、顏色偏暗、容易漏液失效、可靠性較差的問題,潛在的安全隱患就決定它也無法在手機上使用——波音787上的變色舷窗就是應用這一技術。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第三代技術的變色速度可以很快

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上運用的第三代電致變色技術,最主要的變化就是解決了材料的問題,首先將剛性元件變成了柔性,然後採用跨行業的封裝技術,解決了液態電致變色材料漏液失效的可靠性問題。在文章中的配圖我們可以看到,OPPO所開發出來的膜片不但可以變形,而且變色速度非常快,實際運用中,這個過程還被刻意放緩,以更顯神秘感和科技感。回顧這個過程,我不免想到之前蘋果FaceID技術的進化,還有被視為最有希望的未來顯示技術MicroLED,也遵循這樣一個類似的技術演化路徑。

同時,王曉安和陳思聰也都表示,OPPO的電致變色技術能實現的結果遠不只現在在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看到的結果。目前正在研發的就有多顏色、多梯度等變化方式,很可能下一代我們就能看到,而且伴隨出現的還會有更多的玩法。材料的問題一解決,應用跟上,甚至讓這項技術成為OPPO的獨門武功,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罷了。

寫在最後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OPPO Reno 5這代機器上市,OPPO又收穫了不少好口碑,也許迴歸過往基本盤才是OPPO這個品牌適合的戰略吧——也別說這個時候推出驍龍865平臺機型是正確的,OPPO心裡一樣急,但一切不都得給Find X3旗艦讓路不成?從我的使用體驗來看,OPPO Reno 5 Pro+的使用體驗依舊優秀,至於要不要嘗試一下也許是未來的電致變色技術,我覺得可以,反正也沒有什麼額外的負擔,倒還能在三朋四友聚會之時讓自己的手機多出些許談資,何樂而不為?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買到賺到的OPPO Reno 5 Pro+藝術家限定版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