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天科技智能化光棒生產線。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李芃達
在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獲獎榜單上,有一家企業來自民族實業家張謇先生的故裡,這家企業始終以振興民族工業為使命,目前已形成通信、電力、新能源和海洋裝備等多元化產業格局。它就是中天科技。
憑藉多項產品的自主創新和技術突破,中天科技為我國光纖通信網絡、5G網絡建設、特高壓、智能電網、城際高鐵和城際軌交、大數據中心等領域提供有力支撐,實現國產化替代與規模化商用。
光纖預製棒是生產光纖、製造光纜的核心材料。一直以來,我國超過80%的光纖預製棒都是依靠進口。中天科技不僅依靠自主研發攻克了這一核心材料的全套生產工藝,而且還開發研製出生產這一核心材料的新一代設備,獲得多項國際專利,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光纖預製棒國產化進程,進而加速了“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為當前5G、數據中心建設等領域解決一系列技術難題。
目前,中天科技擁有全合成光纖預製棒、光纖生產和光纜交合工廠,形成完整的“棒—纖—纜”一體化產業鏈,生產的各種光纜以及天線、饋線、光模塊、漏纜等產品直接服務於“新基建”,是行業唯一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鐵塔三大運營商開展5G合作的企業。
中天科技承擔了“工業強基”工程項目,自主研發製造芯片的核心材料,為國內5G通信、航空航天、半導體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關鍵基礎材料。
在海洋裝備領域,中天海纜在國內第一個獲得國際權威機構UJ/UQJ認證資質,研製出的世界最高電壓、最大長度海底電纜系統,應用於浙江舟山500千伏聯網輸變電工程;受邀參與德國和荷蘭±525千伏柔性直流海底電纜系統的聯合研製。積極配合中科院聲學所、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等開展海底觀、監、探測相關技術應用研究,相關產品應用於國內南海海底觀測網的建設,該網絡離岸距離150千米,布放水深1800米,是國內布放水深最深,離岸距離最遠的試驗網。
從“寬帶中國”到5G建設,從智能電網到全球能源互聯網,從智慧海洋到海洋強國,從智能製造到工業互聯網,中天科技每一步都緊隨並服務於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當前,為掌握關鍵自主核心技術,企業實施“補短板、強弱項”工程,加大PI薄膜材料、超級電容材料、3D打印材料、400G硅基光模塊、超導技術等前沿產品和技術佈局,致力打破國外壟斷。
作者:
來源:經濟日報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