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智能化、科技化、好人才,專家學者在這個論壇上分享技術創新心得體會……

科技數碼 文匯

智能化、科技化、好人才,專家學者在這個論壇上分享技術創新心得體會……

集成電路發展存在什麼機遇與挑戰?人才在科技領域有哪些作用?日前,“上海·紹興周”系列活動之“紹興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舉行。論壇以“接軌大上海 打造新平臺”為主題,專家學者在現場交流科技創新的看法。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衛以《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面臨的新機遇和挑戰》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認為當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面臨三大機遇:一是智能化應用擴大、高科技產業發展、傳統產業升級等為集成電路提供了巨大市場空間;二是中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電子信息製造業,是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本土優勢;三是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各個領域已凝聚起高度共識,創新環境與投資環境不斷改善。

智能化、科技化、好人才,專家學者在這個論壇上分享技術創新心得體會……

在圓桌論壇環節,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凱思凱迪(上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華強,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韓進,芳拓生物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新燕,紹興市越城區委常委、紹興濱海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鄭華等嘉賓圍繞當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分享了看法。

徐華強認為現在是生命科學剛剛開始的時代,也是做生命醫藥研發最好的時代,未來生命科學和醫藥發展將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他表示:“中國生物醫藥的前途肯定在把握中小企業上,資本或國家應該給中小企業更大的投資,因為中小企業擁有原始創新。”

韓進指出,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好的生態,因為只有好的生態才能吸引到好的人才,好的生態其實也是企業和地方政府共同助力的過程。李新燕是從2001年開始在中國做First-in-Class的研發,目睹了中國創新藥物從無到有,從剛開始一顆種子到現在科學春天的過程。她指出:“隨著各方面的成熟,生物醫藥產業也會慢慢成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況真的到了。”

鄭華談到:“對於生物醫藥產業,我們會更多考慮整個產業,不僅是項目,更是產業的生態、產業鏈、產業配套等。生物醫藥看上去是一個比較分散的產業,也是一個比較細節的產品,但是離不開特有的規律,以及發展所必須的元素。我們儘量提供從研發端開始到市場端比較符合企業急需的或者在發展過程當中需求點非常高的支持。”

智能化、科技化、好人才,專家學者在這個論壇上分享技術創新心得體會……

此外,現場還推介了紹興濱海新區、兩個“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及紹興綜合保稅區,以拓展雙方在招商引資、科技人才、產業協同等方面的合作,加快濱海新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濱海新區高端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在2020年1月被列為第二批浙江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培育平臺,目前共有生物醫藥相關企業138家,其中規上企業25家,總產值114.7億元,累計獲得藥品批件數250個,獲二類三類醫療器械批件346個。

作者:佔悅

編輯:周淵

責任編輯:顧一瓊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智能化、科技化、好人才,專家學者在這個論壇上分享技術創新心得體會……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