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銀川12月18日(寬容)12月16日,以“數字時代·數據安全”為主題的2020雲天大會在寧夏中衛市舉行。在大會開幕式上,中衛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曉波作了題為《雲聚中衛 數算未來》的主題推介。
中衛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曉波推介中衛市雲計算產業。人民網高嘉蔚攝
李曉波首先從立足新階段,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探索中衛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等方面與參會嘉賓分享了中衛發展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的綜合優勢。他說,2013年,中衛搭上信息產業的高速列車,規劃建設西部雲基地,經過七年時間努力,走出了一條西部欠發達地區發展數字產業的嬗變之路。
李曉波具體從五個方面分析:一是獨特的區位優勢。中衛地處中國陸地幾何中心,到全國各大城市的距離均在2000公裡以內,是光纖網絡覆蓋全國最優路徑選擇點。二是穩定的地質結構。中衛地質構造穩定,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概率幾乎為零,是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特別是災備中心的理想區域。三是低廉的成本優勢。中衛清潔能源佔比50%以上,併網裝機容量607萬千瓦;水和天然氣價格相對低廉,又是寧夏確定的未利用地試驗區,土地資源豐富。四是涼爽舒適的氣候。年平均氣溫8.8℃,全年大氣環境優良天數達280天以上,適宜發展全自然風冷的新型數據中心。五是疊加的政策優勢。國家發改委產業目錄明確指出,寧夏是最適合發展“大型或超大型數據中心建設及運營”類產業的省區之一。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把電子信息產業確定為9個特色產業之一,並支持建設西部雲基地(寧夏)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和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自治區工信廳正在研究出臺若幹政策,支持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後,李曉波提出,貫徹新理念,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打造中衛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近年來,中衛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逐步壯大,特別是2019年以來,呈現出井噴式發展態勢,產業的集聚效應越來越明顯,“雲天中衛”名片越來越響亮,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已經成為中衛轉型發展最鮮明的標識。一是數據中心加速集聚。建成亞馬遜合作數據中心、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美利雲等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6個,在建中國電信、人民數據等數據中心4個,服務器裝機能力達到50萬臺,累計投資75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2.6%,複合增長率約30%,對GDP增長貢獻率達33%。二是“雲天中衛”加快推進。城市大腦、數據交換平臺等項目穩步實施;積極推動智慧旅遊,提升旅遊體驗,以信息化的一片“雲”帶動了業態創新的一片“天”;智慧環衛雲讓環衛管理精細化,創出了“以克論淨”深度保潔經驗模式並向全國推廣;國家醫療雲專區等上線運營,“互聯網 醫療健康”助力疫情防控被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確定為典型經驗;中衛“變黃沙戈壁為創新發展新熱土”做法被國務院通報表揚。三是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開通了中衛至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重要城市雙向四通道互聯網骨幹網絡,其中在西部雲基地已建成的中國移動數據中心是國家一級幹線接入點,不斷優化西部雲基地水、電、路、管網、生活服務等配套設施建設,保障能力逐步提升。
最後,李曉波提出,把握新機遇,著力打造三大基地,培育中衛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他說,中衛市搶抓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機遇,把數據資源作為重要生產要素,以新基建為發力點,加快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著力打造以東數西移、信息技術創新開發、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為主的西部雲基地。
李曉波表示,當前,中衛市正在全力打造“雲天中衛”,中衛正闊步邁向“雲”時代,這為大家在中衛創新創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中衛正處於轉型追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歡迎大家來中衛投資興業,搶佔數字經濟“風口”,共築“雲”時代、共建“雲天”城,與中衛一起追夢、圓夢,共同譜寫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2020雲天大會|李曉波: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已成為中衛轉型發展最鮮明標識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