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風“雲”際會 共商數字經濟發展大計

科技數碼 光明網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雲計算產業風起“雲”涌,“雲”服務無處不在,數字經濟被寄予極大期待,正成為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數字浪潮下,如何保障數據安全?如何更好地迎接未來“雲端”新生活?

12月16日,由人民網、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寧夏回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中衛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人民在線、人民數據(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中衛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雲天大會”在寧夏中衛市舉行。本屆大會以“數字時代·數據安全”為主題,來自中央部委、科研院所、中央媒體以及數百家知名企業的嘉賓共聚一堂,圍繞“雲安全”“雲計算產業發展趨勢”“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安全問題”等話題開展深入交流。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大會由主論壇以及12個分論壇組成。主論壇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於北京、中衛同步啟幕,兩地嘉賓“雲”上對話,共商數字經濟發展大計。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應用、鯤鵬產業生態、信創產業、城市大腦&雲(未來)、工業互聯網與企業安全、5G應用與安全、超級計算與可信計算、航天大數據產業、“雲天中衛”建設、高端人才等10個論壇在中衛舉行。雲安全與雲應用論壇、區塊鏈技術賦能網絡安全論壇在北京舉行。

風“雲”際會 共商數字經濟發展大計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馬利

開幕式上,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馬利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中衛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模式,為西部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中衛方案”。中衛的發展說明,新時代,大數據正在驅動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重構與升級。馬利在致辭中高度肯定了探討數據安全的重要意義與價值,並從維護網民合法權益、推動區域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國內國外雙循環的經濟發展新格局三方面,分享了她對於築牢數據保護基石的思考。

風“雲”際會 共商數字經濟發展大計

中衛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何健

中衛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何健在致辭中指出,雲天大會已經成為中衛對外宣傳、展示形象的重要參考。本次大會以“數字時代·數據安全”為主題,設立1個主論壇和12個分論壇,旨在邀請大家以專業的視野和豐富的經驗,共同分享雲計算、大數據、數據安全、5G等領域的新理念,探討雲計算髮展的趨勢、機遇和挑戰,共商數字發展大計。

風“雲”際會 共商數字經濟發展大計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二級巡視員王少朋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二級巡視員王少朋在致辭中提到,黨中央高度重視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指引我國雲計算產業健康蓬勃發展。近年來,在政府引導和業界的共同努力下,雲計算產業關鍵技術不斷突破、產業生態日益繁榮、應用範疇不斷擴展,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承載各類信息化的設施和推動網絡強國、製造強國戰略的重要驅動力量。

風“雲”際會 共商數字經濟發展大計

中衛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曉波

作為主辦方代表,中衛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曉波介紹了中衛市雲計算產業。他總結說,近年來中衛貫徹新理念,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打造中衛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李曉波介紹,目前中衛已建成亞馬遜AWS、美利雲、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大腦等6個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西部雲基地累計完成投資近75億元,服務器總裝機能力達到50萬臺。中衛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2.6%,複合增長率約30%,增長貢獻率達到了33%。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逐步壯大,已經成為中衛轉型發展最鮮明的標識。

風“雲”際會 共商數字經濟發展大計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今後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和構建國內大循環的基礎設施就是新基建,其規模可達幾十萬億元。”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題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推進新基建”的主旨發言中介紹了中國軟件產業概況和新基建發展趨勢。他認為,“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有關部門要對核心技術產品實施自主可控的多維度測評,大力發展信息技術體系和生態建設,採用先進的“中國體系”,以原創架構優勢實現“彎道超車”。

風“雲”際會 共商數字經濟發展大計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談及構建網絡安全保障體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指出,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標準把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工控等採用可信計算3.0作為核心要求,築牢網絡安全防線。完備的可信計算3.0產品鏈,將形成巨大的新型產業空間。“主動免疫可信計算是一種運算同時進行安全防護的新計算模式,可及時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與排斥進入機體的有害物質,相當於為網絡信息系統培育了免疫能力。”他介紹說。

風“雲”際會 共商數字經濟發展大計

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

“量子計算、生物計算、光子計算等前沿技術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已成為引領創新發展的革命性力量,發展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是實現中衛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認為,隨著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落戶,中衛雲計算產業將呈現出加快發展的態勢。下一步,要釋放優勢、完善生態,順應“井噴式”發展趨勢,大力發展雲製造、雲服務、雲應用,著力打造以東數西移、信息技術創新開發、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為主的西部雲基地。

人民網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葉蓁蓁在北京會場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近些年,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雲計算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按下“快進鍵”,為各個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新動能。新形勢下,雲計算未來發展趨勢將如何?雲安全到底應該如何解讀?圓桌討論環節,多位知名院士、雲計算企業代表、行業專家等圍繞議題熱烈討論,分享實踐經驗與成果。

風“雲”際會 共商數字經濟發展大計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馬利、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人民日報社寧夏分社社長李增輝現場見證人民數據(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和麥田雲際簽約

會上,“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正式掛牌,“BLSC北龍超雲│AMD客戶體驗中心”、Upower(統信宏芯)聯盟成立,“信創雲”、西部雲基地門戶網站啟動上線。同時,簽訂了中衛市人民政府與民盈控股有限公司關於在寧夏中衛市共同建設新一代電信傳輸中心的戰略合作協議、“人民雲網”項目技術服務及運營協議等12項簽約。此外,大會還發布了數據安全應用創新方案,並同步舉行了遙感衛星定標場啟動儀式和“雲天網絡空間”攻防大賽啟動儀式。

據瞭解,自《關於加快建設“雲天中衛”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發佈以來,中衛市各部門按照“雲天中衛”建設框架體系和分工任務要求,緊扣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現代化,以智慧城市應用為導向、以雲天產業發展為基礎、以信息資源整合為關鍵、以提升基礎設施信息化水平為重點,強化協作,積極推進,“雲天中衛”建設框架逐步優化、機制更加健全。目前,中衛市已全面啟動“一網”“一雲”“一腦”“一中心”等“雲天中衛”核心基礎設施建設,智慧政務、智慧環保、智慧應急、智慧醫療等多個行業智慧應用已初步建成並投用。

打造數字神經中樞,保障國家戰略安全。雲天大會自2018年起,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屆。大會聚焦雲計算領域前沿熱點話題,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已逐步成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大數據、雲計算建設領域的重要交流平臺。“2020雲天大會”的成功舉行,將推動中衛市雲計算產業進一步發展,相信未來,中衛市將以雲計算為核心,做大做強做優西部雲基地,形成政府、企業、居民信息長效保護機制,催生基於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模式。(一鳴)

來源:人民網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風“雲”際會 共商數字經濟發展大計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