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身設計被完全曝光之後,iPhone 12的續航問題再一次牽動著果粉的神經。
根據國安全社SafetyKorea的報道,今年的iPhone 12 Pro的電池容量已經曝光,為 2775mAh。這一數字和一週前,韓國產業技術試驗院檢驗通過的一款蘋果電池的額定容量恰好相同,作為韓國的電子產品強制認證機構,它的信息有著相當高的權威性。
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這款電池和此前的iPhone電池形態相同,也是一款“L”型電池,生產廠商是iPhone歷來的電池供應商惠州德賽。種種數據顯示,它就是iPhone 12 Pro上將要配置的電池。
雖然電池容量披露了,但果粉們卻高興不起來。
不上不下的iPhone續航
在iPhone還採用小機身的時候,“長續航”這個詞就沒有和iPhone沾邊過。直到2014年,蘋果突然發佈了5.5英寸的iPhone 6 Plus,屏幕尺寸直逼安卓主流旗艦,才靠著2915mAh的電池容量大幅提高了iPhone的續航水平。
但在之後的四年內,蘋果卻一直沒有對電池容量進行再一次的提升。4.7英寸的iPhone開始在1700—1800mAh的電池容量上打轉,Plus系列更是遲遲沒有突破3000mAh。同時期的安卓旗艦,則紛紛從3000mAh起飛,來到了4000—4500mAh的階段。
在安卓旗艦大電池+快充的映襯下,iPhone的續航時間顯得捉襟見肘。大家都在3000mAh的時候,蘋果還可以憑藉著獨特的軟硬件優化來守住續航底線,但俗話說“一力破萬法”,在絕對的電池容量優勢下,蘋果自豪的優化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和安卓旗艦相反,蘋果在那幾年間一直在削弱Plus系列的電池容量,6 Plus的2915mAh,到了四年後的8 Plus,就只有2675mAh了。蘋果在發佈會上宣稱,得益於處理器的改進和全新的iOS,每次iPhone的續航時間都能增長1—2個小時,但果粉們的使用體驗顯然不是這樣。
雖然蘋果在官網底部公佈了其大致的續航測試方法,但並沒有具體細節,其相關數據一直不能叫人信服。
在去年,英國消費者權益組織Which就針對“續航虛報”對蘋果發出質疑,他們仔細比對了各類iPhone的使用時間和宣傳續航時間,發現所有型號都低於蘋果號稱的的18%-51%。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iPhone XR,他們對XR進行了接連不斷的電話測試,發現其續航水平根本無法達到官方宣佈的25小時,最終結果只有16小時左右。
蘋果迴應稱,這是測試方法不同的緣故。但在Which的測試中,索尼Xperia Z5 Compact的續航成績則大大超出官方宣稱,側面證明了Which的測試方法,並不會大幅降低所有手機的續航時間。
虛報最嚴重的還不是iPhone,而是MacBook,在2015年的舊版模具下,蘋果的官方續航數字大致符合消費者的使用情況,但採用了新模具之後,蘋果的官方續航數字雖然不變,但電池容量卻因為輕薄設計砍掉了三分之一,消費者也普遍反映,新磨具的MacBook續航時間相比舊款大幅縮水,很難達到官方數字。
全面屏下的iPhone續航
直到全面屏時代來臨,蘋果進一步壓縮主板空間,來給機身放進“L”型電池的時候,iPhone的續航才開始回到續航測試的中間水平。iPhone X在5.8寸的機身下,放進了一塊比5.5英寸的iPhone 8 Plus還要大的電池,才勉強吃下了大尺寸全面屏的高耗電。
在iPhone XR上,蘋果主動將“省電”當成了一項賣點。其在iPhone XR上放進了2942mAh的電池,憑藉著低分辨率的優勢,XR的續航成績超過了3174mAh的Xs Max,雖然和官方宣稱仍有距離,但消費者的反饋顯然好了很多。
在iPhone 11上,蘋果終於將兩塊電池拼接起來的“L”型電池合二為一,連接件的減少大幅提升了11 Pro系列的電池容量,11 Pro從2600mAh衝到了3100mAh,Pro Max更是直接來到了3969mAh,續航水平位於安卓的優秀水平。可以看出,比起軟硬件所謂的“優化”,電池容量提升帶來的續航提升要更大。
但這次蘋果又出現了倒退,從目前的線報來看,蘋果通過了三款電池,其容量大小分別為2227mAh(疑似5.4英寸)、2775mAh(疑似6.1英寸)和3687mAh(疑似6.7英寸)。相比於iPhone 11系列的3110mAh(5.8與6.1英寸)和3969mAh(6.5英寸)都縮水了10%左右。
雖然憑藉著5nm製程的優勢,iPhone 12的續航水平不會出現大幅下滑,但未來上馬的高刷新率又是一項嚴峻的挑戰:以iPad Pro為例,哪怕有著高刷新率自適應技術,iPad Pro的續航也不能撐過一個白天,和老款iPad Pro的續航水平相差甚遠。
雖然iPhone的工業設計一直在倒退,但UI依然是蘋果非常自豪的一部分,每年的WWDC課程中,UI設計都是蘋果宣講的重中之重。從iPhone X率先採用120Hz採樣率的舉措中我們可以看到,蘋果對於用戶操作的流暢和連貫性非常看重。
對於蘋果而言,iPhone的NFC可以一直不開放,但高刷新率必然在他們的產品規劃內,今年不上明年也會上。因為“流暢”是iPhone相對安卓手機而言的幾大根本優勢之一。但哪怕有Pro Motion技術加持,iPhone的續航還是會出現不可逆轉的倒退。
蘋果的電池困境
目前iPhone的內部已經安排的很緊湊:雙層主板、一體化的L型電池、耳機孔和3D Touch觸控層也被移除,iPhone可利用的內部空間已經迎來了極限。
悲觀的講,未來有望提升續航時間的只有採用直板電池的6.1英寸iPhone,它可以在未來換用L型電池,但Pro系列的續航巔峰可能止步於iPhone 11 Pro系列。iPhone系列的電池能量密度一貫偏低,反襯出安卓在電池選擇上的大膽與激進。
小雷不禁要問,在電池上“穩重保守”的蘋果,還能應對未來的能耗需求嗎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就這?iPhone 12 9月8日登場,電池偏小令人頭疼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