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任正非到訪湘鋼,深意幾何

科技數碼 金臺資訊

12月8日下午,湖南華菱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迎來一位重要客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CEO任正非。

從15時進廠到17時10分離開,在這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任正非來到了華菱湘鋼的五米寬厚板廠、軋鋼車間自動轉鋼項目應用現場、棒材廠棒三線等車間,並詳細瞭解了湘鋼推進5G應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現場深度融合等情況。

華為與華菱湘鋼過去有著怎樣的淵源,未來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參觀五米寬厚板廠、智慧天車遠程操控室、棒材廠棒三線……

看的項目、場景,都使用了華為5G技術

室外寒氣逼人,湘鋼五米寬厚板廠高溫連鑄機旁卻高溫難耐。一臺加渣機器人,不斷轉動著機械臂,重複著加渣、吹渣動作。現場工人遠離現場,機器人自主運行。

湘鋼通過5G網絡實現加渣機械臂和控制系統的互聯互通,讓加渣機械臂更均勻地噴灑到鍊鋼轉爐,鋼鐵生產質量得以大幅提升。

12月8日15時30分,任正非來到五米寬厚板廠自動加渣機器人應用現場,看到的正是這一場景。他邊看邊瞭解現場的5G基站分佈情況。

在此之前,任正非一行先後參觀了五米寬厚板廠智慧控制中心、智慧天車遠程操控室;隨後,他又去了軋鋼車間自動轉鋼應用現場,以及棒材廠棒三線AR遠程裝配現場。

“這些項目、場景都是鍊鋼的重要環節,共同點是都使用了華為5G技術。”湘鋼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五米寬厚板廠,是湘鋼首個進行“5G ”改造的廠房。五米寬厚板廠廠長劉吉文介紹,寬厚板廠已完成天車遠程控制、基於5G機器視覺的OCR編碼識別系統、5G自動加渣機器人共3項改造。

在軋鋼車間自動轉鋼應用現場,任正非重點了解了五米軋鋼自動轉鋼開發項目中華為技術應用的相關情況。

在棒材廠棒三線AR遠程裝配,任正非查看了疫情期間湘鋼與華為合作研發的AR遠程裝配項目“現場”。

今年2月份,湘鋼新引進進口設備,主要用於精品中小棒項目鋸切高端產品,提升棒材產品的端部質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歐洲專家無法到現場安裝設備,湘鋼與華為技術人員“合計”創造性地採用5G AR方案進行中歐現場連線。

這邊,現場安裝工人實時上傳現場情況;那邊,華為在歐洲的技術人員為歐洲專家搭建的5G專線將現場信號幾乎無時差送到專家屏幕上。兩地雖遠隔萬裡,但通過AR的實時標註、凍屏標註、音視頻通信、桌面共享等技術,現場工程師和歐洲專家實現“無縫對接”。很快,第一臺設備順利經過安裝調試、人員培訓後正式交付使用。

“5G網絡給我們搭建了一條信息高速公路,實現了湘鋼大工廠元器件連接。”湘鋼常務副總經理喻維綱說,5G網絡在鋼廠應用產生了多贏的效果,助力鋼廠生產指標一年一跨越、經營業績一年一臺階。

2019年,湘鋼實現銷售收入650億元,利潤46.5億元,上繳稅金28.7億元;今年1至9月,實現銷售收入517億元、利潤36.7億元;預計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770億元。

雙方早有戰略合作,共建智慧工廠項目

“5G 智慧天車”系全國鋼鐵行業5G網絡實景運用的首例實踐

湘鋼五米寬厚板廠鍊鋼區廢鋼跨天車駕駛室裡空無一人,只見它揮舞著長臂伸至數十米深的廢鋼池抓取鋼材,穩穩地移送到運送車內,吊運、卸車、裝車動作一氣呵成。不僅如此,它還能“機智”地根據廢鋼池的堆積高度,有選擇性地靈活抓取。

原來,這一系列準確無誤的操作,是遠在辦公室的技術人員通過觀察電腦屏幕,實現遠程操作控制。而且,他能同時兼顧操控幾臺天車運轉。

天車集裝卸、搬運功能於一身,是鋼鐵生產最主要的設備之一,也是決定鋼廠高效運轉的關鍵因素。

在智慧天車遠程操控室內,任正非講述了他與鋼鐵行業的淵源,回顧了自己在鋼鐵現場的工作情況。他說,他親身體會過當年大鍊鋼鐵的情景。

過去,天車運行在廠房內的高處,工人必須坐在駕駛室裡,人工操縱機器,不但效率低,而且工作環境惡劣、危險。

如今,湘鋼智慧天車利用傳感器、雷達、高清攝像頭,結合激光3D輪廓掃描技術,實現了設備的智能運行,安全又高效。

這一改變,得益於湘鋼與華為等公司的合作。

2018年,湘鋼“牽手”華為,雙方開始做“5G 智能製造”轉型升級的技術和資源鋪墊。

2019年9月12日,湘鋼“5G 智慧天車”閃亮登場。這是5G實景應用在全國鋼鐵行業首次落地。

“得益於5G網絡的大帶寬和低時延特性,天車實現了遠程操控,保障了員工安全生產,改善了我們的工作環境,同時還提高了生產效率。”五米寬厚板廠負責人劉吉文說,“以前一人開一臺,現在可以一人開多臺。”

2019年以來,湘鋼與湖南移動、華為公司強強聯手、精誠合作,先後簽訂了《“擁抱5G時代,共建智慧工廠”合作協議》和《信息技術 智能製造融合發展白皮書》,制定了《湘鋼“5G 智能製造”三年規劃(2020-2022)》,明確了“搭建一套專有網絡、建設三個管理中心、覆蓋十大應用場景”的設計方案,指明瞭企業下階段數字化轉型升級方向。

有了華為、湖南移動等合作夥伴的技術資源支撐,這兩年,湘鋼充分利用5G、AI、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進行全流程、全業務的數字化升級,在工廠內已部署近200個5G基站,基本實現5G網絡全覆蓋。智能點檢系統、5G 智慧天車遠程操控、智慧機械臂 5G觀感互動 、5G 超高清全景VR 、無人駕駛天車遠程5G超高清視頻回傳等應用場景均已成為現實。

走進生產車間,高溫淬火、揮汗如雨、在塵與熱的交織中奉獻堅守的傳統鍊鋼場景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全面升級。

9月23日,在2020華為全聯接大會的5G激發行業新價值峰會上,湘鋼常務副總經理喻維綱在《擁抱5G,智慧湘鋼》的主題演講中分享了5G與雲、AI等協同賦能智慧鋼鐵的實踐經驗和成功案例。

未來雙方或在工業互聯、5G應用、人工智能等方面有更多合作

進一步加快推進“智慧湘鋼”建設

在即將離開湘鋼時,任正非在職工休息區與湘鋼領導進行了不到10分鐘的簡單座談。他談到一個產業要發展,必須以自主創新為主,加強產業鏈上下、國際國內互相合作,讓大家共享發展成果。

任正非認為,5G技術真正應用是在工業互聯網方面,鋼鐵行業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行業。要把傳統工業製造與5G技術打通,將鋼鐵行業豐富的專業知識總結出來,形成大數據,再利用華為的技術力量,研究出智能專家系統,應用到現場,這些探索非常有發展前景。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除湘鋼外,華為跨界“馳援”鋼鐵領域其實早有先例。2017年,華為與永鋼集團簽約開展戰略合作,後又陸續與寶武集團、河鋼集團、柳鋼集團等,圍繞智慧製造等開展戰略合作。

基於智慧鋼鐵行業的實際應用積累,今年7月28日,華為在2020共贏未來全球線上峰會上正式發佈《5G智慧鋼鐵白皮書》,創新性提出十大應用場景、5G智慧鋼鐵四大解決方案,旨在加快5G在鋼鐵行業的應用研究與項目落地,打造“管家式”體驗。

任正非在湘鋼提到,要將湘鋼在鍊鐵、鍊鋼等應用現場積累的豐富經驗與華為的技術優勢結合起來,從具體的現場應用開始,探索出適合於鋼鐵行業的應用模式,推動未來雙方在工業互聯、5G應用、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更高、更快、更好的發展。

時不我待,面對新的發展機遇,湘鋼進一步明確加快推進“智慧湘鋼”建設,重點打造“ERP數據中心、生產指揮中心、設備能源中心”三大數據中心和“基礎辦公支撐平臺、智能生產運營平臺、智慧生活服務平臺”三大基礎工程,繼續推廣“5G 智能製造”技術運用,朝著“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到2022年,實現企業運營成本降低20%,新產品研發週期縮短20%,生產效率提高20%,產品不良率降低10%,能源效率提高5%。(記者 黃利飛 通訊員 鄧華麗)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任正非到訪湘鋼,深意幾何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