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華為芯片2023見?華為在路上,戰略攻關要打贏殲滅戰

科技數碼 天天軒主人

聲明:原創文章,嚴禁抄襲搬運,侵權必究

華為芯片2023見?華為在路上,戰略攻關要打贏殲滅戰

據日前消息,谷歌正在開發應用於智能手機和筆記本的芯片。谷歌最近成功發佈了代號為Whitechapel 的SoC,該芯片使用三星5nm工藝製造,有望在2021年應用在谷歌Pixel智能手機上。

谷歌期望效仿蘋果,通過自研芯片讓自己的Android和Chrome OS平臺可以與蘋果、微軟一爭高下;與此同時,谷歌的自研芯片也將是高通的強勁對手。

華為海思因為芯片製造的斷供,才被擠下了全球半導體營收前十,谷歌卻已完成了芯片+系統的雙保險,而且還不用擔心製造斷供的問題。

外界期待的華為麒麟芯片的迴歸,還要多久呢?

華為芯片2023見?華為在路上,戰略攻關要打贏殲滅戰

01 華為芯片,2023見?

日前,一位自稱和華為簽過保密協議的知名數碼博主的一條消息,在業界引起不小關注。

該數碼博主發佈了兩張配圖,是華為餘承東在信息化百人峰會上遺憾“華為的芯片無法生產了”,繼而又表示華為將全面紮根半導體的演講照片和PPT圖片,但文字內容卻只有簡短的幾個字:“2023見!”

華為芯片2023見?華為在路上,戰略攻關要打贏殲滅戰

華為芯片2023見?華為在路上,戰略攻關要打贏殲滅戰

麒麟芯片2023見?圖文顯然是指華為的芯片和芯片製造,圍觀評論也都紛紛一片叫好,表示要將手中的現機型堅持到華為芯片歸來。

麒麟芯片真的能在兩年後歸來嗎?

外媒稱華為將自建芯片產線的消息,似乎也能佐證華為正在芯片製造的路上奔跑。

當然,這是一條華為一直未曾迴應的外媒消息。

據此前英國金融時報消息,華為正計劃在上海建立一家不使用美國技術的芯片廠,並希望在2021底之前實現生產28nm芯片,2022年下半年生產20nm芯片,以支持華為大部分5G電信設備的芯片需求,降低美國製裁影響。

另外,近日中建八局披露的華為武漢海思工廠的封頂,似乎又進一步佐證了華為造芯的自主發力。

2022突破20nm,2023突破7nm、5nm?技術上似乎難度不小,但估計當華為真的解決了20nm的自有技術,恐怕製造商的斷供、或者光刻機的斷供,也將不得不解禁了吧?

華為芯片2023見?華為在路上,戰略攻關要打贏殲滅戰

02 GMS斷供,任正非:給兩三年時間

除了外界的相關言論,任正非近段時間以來內外部講話中也多次提到“兩三年”的說法,似乎華為的麒麟在兩三年後的歸來,真的大有可能。

2019年穀歌GMS斷供的時候,任正非就說過:“給CBG兩三年時間,重新振作起來。”

2019年7月31日,華為舉行“千瘡百孔的爛伊爾2飛機”戰旗交接儀式上,任正非認為,CBG(消費者業務)可能會遭遇艱難的“長徵”,但任正非卻很有信心的表示:“我們給CBG兩、三年時間,重新振興起來。”

當時的華為,芯片雖遭遇高通斷供,但還有臺積電可以代工,而谷歌GMS系統生態的斷供已經危及到華為終端的生存。

果然,到2021年,華為的鴻蒙將正式上線手機,系統斷供基本可解了。現在看來,這個“兩三年”基本能實現了。

華為芯片2023見?華為在路上,戰略攻關要打贏殲滅戰

03 芯片斷供,任正非怎麼說?

2020年的芯片斷供,任正非又說了什麼呢?

1、芯片“卡脖子”,是兩三年的工程問題

就在美國第三輪實體清單正式生效後不久,任正非馬不停蹄連續走訪了國內頂尖的工科院校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和中國科學院,一個月之後,這些高校校長們聯合回訪了華為總部。

任正非在10月16日和C9高校聯盟的座談會上表示,“頂尖大學不要管眼前的‘卡脖子’,不要被這兩、三年工程問題受累,要著眼未來二、三十年國家與產業發展的需要,你們去搞你們的科學研究,我們搞我們的工程問題。”

任正非言下之意很簡單,當前的芯片被光刻機、光刻膠等卡住了脖子,但這些都是兩三年的工程問題,不用大學管,我們搞!

華為芯片2023見?華為在路上,戰略攻關要打贏殲滅戰

2、2021-2022是華為兩年戰略攻關年

任正非在最新的研發招聘座談會上明確提到,2021-2022的今後兩年將是華為求生存、謀發展的戰略攻關關鍵年,要集中優勢兵力打贏這場殲滅戰。

任正非說,無論是求生存,還是謀發展,人才最關鍵。要敢於吸收國內、外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們有足夠的錢,足夠大的空間,容納天下英才,發揮他們的創造才華。會上宣佈華為明年將大舉招聘8000研發人員。

2021-2022年是我們重要的戰略攻關年,戰略重心要壓到前端,不僅保持正常的研發預算,還會額外增加數十億美元的攻關經費投入。

任正非提到的華為的兩年戰略攻關,是否即是芯片?外界不得而知。

而芯片正是當前威脅華為生存的最大難題,那麼華為要求生存、謀發展的戰略攻關,還能有其他?

華為芯片2023見?華為在路上,戰略攻關要打贏殲滅戰

 04 值得期待的2023見

近日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最新投資的三家企業,深圳中科飛測科技有限公司、寧波潤華全芯微電子設備有限公司和瀚天天成電子科技(廈門)有限公司,不同於此前那些可以成為華為直接供應商的公司,這三家均為芯片製造設備供應商。

據知名芯片分析師馬克李(Mark Li)表示,華為哈勃的這一轉變,或許與華為針對芯片生產“去美國化”的計劃有關。

綜合以上信息來看,華為在芯片製造的路上,或許正在悄悄的發力,正如當年的海思備胎計劃,一旦轉正,一鳴驚人。

華為芯片2023見?華為在路上,戰略攻關要打贏殲滅戰

被芯片斷供卡住脖子的華為,正在和時間賽跑。

20萬華為人,正在再一次為活下去而戰,全面紮根國內產業鏈,從顯示面板、芯片到存儲閃存,再到半導體制造的行業投資,華為正在帶動著國內產業鏈的全面升級提升。

“兩三年的工程問題”,“兩年戰略攻關”,“集中力量打贏殲滅戰”,如此看來,華為麒麟芯片歸來,2023年,或許真的能見?

有理由相信並期待,華為芯片2023見!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華為芯片2023見?華為在路上,戰略攻關要打贏殲滅戰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