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級喜歡1L小主機,只要看到這種機器就想收入囊中,小主機除了可以當成普通電腦用以外, 還可以折騰軟路由、NAS、HTPC、ALL in One等,前幾天看到有人曬了聯想的ThinkCentre M75q,說是AMD最小最強小主機,我表示不服,一方面聯想這款只在日本開賣,國行直接沒有,而且就連小黃魚也找不到;另一方面,在體積方面,極夜T72M比它還小一丟丟,關鍵是極夜T72M是原生雙千兆網卡,綜上,極夜T72M才是最小最強AMD小主機。
這可是一點也沒有吹牛,還有啊,目前市面上很多1L小主機都是低壓處理器,比如我上次曬的天寶AMD小主機和英特爾的NUC用的都是低壓筆記本處理器,而極夜T72M卻是採用了標壓處理器的1L小主機,它採用了定製型AMDA320主板芯片組,可以裝AMD的35W的APU,比如3400GE;也可以裝65W的APU,比如3400G!
極夜T72M的三維是168mm*155mm*45mm,合計下來體積只有1.17L,借用 @阿文菌 大佬的一句話就是還沒有一瓶飲料大。反正我是再也沒有找到比這個體積更小的標壓AMD準系統了,你們如果有找到的話,記得和我說下。極夜T72M其實是一臺企業級準系統,不過並非所有的用戶都有DIY能力,所以它也接受訂製,我手裡這款是最基礎能亮機的配置,準系統+AMD R5 PRO 3400GE+8GB內存+256GB硬盤。
我是第一眼就被這個全鋁材質的小機箱給吸引了,一上眼就很精緻,實際到手之後細節也確實做的很不錯,感覺這款小機箱單獨拿出來賣也不錯。小主機採用了臥式設計,正面接口從左往右依次是麥克風接口、USB3.1接口、Type-C接口、3.5mm耳機接口,電源硬盤指示燈、電源開關。
小主機的左右上三面都有鏤空,其中上面和左側面的鏤空是入風口,最後熱量全都通過CPU上的渦輪散熱模組從右側是出風口散掉。
雖然是一臺僅有1L的小主機,但是在接口方面,卻一點也含糊,我們從左到右的數一下:一枚COM接口、一枚VGA接口、一枚HDMI接口、一枚DP接口、兩枚USB2.0接口、四枚USB3.1接口還有雙千兆網口,其它的還有兩處無線天線的接口,安全鎖孔,DC電源接口。
主機為臥式設計,它的背面有4個橡膠材質的防滑墊,同時,在背面還有固態硬盤的快速升級口。
性能體驗啥的放到後面再說,先上大家喜聞樂見的拆解環節,畢竟這是一臺準系統,需要讓大家看下硬件是否方便升級替換啥的,背面的如果只是升級固態的話,不需要拆機,只拆開背面的固態模塊的螺絲就可以升級了。固態模塊自帶了散熱硅脂片,同時與整個金屬機箱相連,如此巨大的天然散熱器在固態散熱方面就不用擔心了。
主機正面面板和背面面板都是僅用了兩枚螺絲固定,螺絲為常見的十字花,一般的螺絲刀就可以輕鬆拆開。主機的背面有固態硬盤、網卡接口,自己定製的話,固態上塊性能好點的,再就是記得安排上WiFi 6網卡。
主機的正面面板拆下來之後可以看到空間利用率非常高,訂製的渦輪散熱模組佔據了主機內的大部分空間,渦輪散熱模組使用了純銅熱管和純銅鰭片,通過渦輪散熱模組CPU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熱量會直接排到主機外面,散熱效果非常不錯,後面會用數量量化。
小主機用的是筆記本內存,標配的是單條8GB的DDR4 2666MHz的威剛的,大家自己配的話,記得要上雙通道,且優先考慮3000MHz或3200MHz,這樣才能發揮出3400GE的全部實力。
仔細看了下,小主機的主板上還有一個SATA接口,其它地方也有非常多的接線口沒有充分利用起來,不過,本身裡面空間已經非常小了,無法再容納下一塊2.5英寸的硬盤。但是,過幾天我打算把固態硬盤拆開外殼試試能不能塞到裡面。
這個小主機上其實還有一個TF卡卡槽,位置正好在前面板上,但是小主機的前面板卻沒有對應的開孔,手裡有改錐的可以手動開一個,我也給廠商提了在前面板上開TF卡槽孔的建議,不知道正式量產之後會不會加入TF卡開口。
小主機自帶了一塊90W的電源適配器,帶動3400GE的話還是小菜一碟的,畢竟3400GE的TDP只有35W。個人感覺這臺小主機上65W的3400G也肯定沒有問題,電源夠用,再就是渦輪散熱模組壓制65W也沒有壓力,如果你們感興趣的話,我就再找一塊3400G來試一下效果。
拆解完再把小主機合體,上電開機,開機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小主機的優勢就是體積小,不佔地方,採用了標壓處理器在性能上也不含糊,不管是家用還是辦公用,都沒有壓力。
先上魯大師配置,A320主板、R5 3400GE處理器、8GB DDR4 266MHz內存、256GB BIWIN 固態、Vega 11核心顯卡。這個BIWIN 固態除了速度不給力之外,品質還是非常不錯的,工業級產品,經歷過很多環境測試。
在AMD產品線中“E”後綴代表節能版,AMD Ryzen 5 PRO 3400GE是一款35W的標壓APU處理器,4核心8線程,主頻3.3GHz,最大加速時鐘頻率可達 4.0GHz。一級緩存總計384KB,二級緩存總計2MB,三級緩存4MB,12nm製程,最高溫度95°C。
魯大師跑分僅供大家娛樂一下哈,處理器跑了近14W,核顯跑的有點少,僅有2.7萬,個人感覺主要原因是單通道內存拖了後腿。如果上雙道通3000MHz的內存的話,這臺小主機的性能還有不小的提升,核心顯卡最高能輕鬆跑出5萬分,所以,大家自己配置硬件時要長起心眼來,內存千萬別縮水。
Adobe全家桶測試
小主機前面有兩個USB接口,一個USB3.1接口,一個比較主流的Type-C接口。前置接口用起來比較方便,不過,略為可惜的是這個Type-C接口不是全功能的,不支持視頻傳輸功能,如果是全功能的就更爽了。
現在不少人都喜歡雙屏,這款小主機可以通過後面的HDMI接口和DP接口組雙屏,雙屏對於效率的提升不需要我多言,用過的都知道雙屏非常爽,像我就非常喜歡雙屏,一個橫屏+一個豎屏,橫屏用來修圖、剪視頻、辦公,豎屏用來看網頁、寫代碼、做文檔。
再就是性能方面,這款小主機絕對能跟得上,Word、Excel這些小兒科的辦公軟件就不單獨測試了,直接上Adobe全家桶吧。先來個PS的測試,我這邊的拍照片都是用索尼7RM3,拍出來的照片一張就有90MB左右,用這個小主機來做大面積的汙點修復時,基本都是秒識別、秒響應,大家別小看這個汙點修復,在智能修復時還是比較吃cpu性能的,不信你們也找一張90MB左右的照片,用汙點修復工具在電腦上嘗試一下。
接著用LR測試一下,還是索尼7RM3拍的RAW格式的照片,90MB左右一張,總共100張,近10個G,使用LR對曝光、陰影、高光、對比度、色溫、清晰度、飽和度這幾個參數進行調整以後再批量導出。
100張照片導出用時9分55秒,導出過程中CPU佔用率在61%左右,頻率基本穩定在3.4GHz左右,CPU的溫度也基本穩定 在56度左右。這款小主機運行LR也是無壓力,甚至在LR導出時還有能力再幹點別的事。
接著再試一下PR剪輯視頻,這個視頻的素材全是4K的,素材包有60GB左右,剪出一段11分鐘左右的視頻,成片有3條視頻軌2條音頻軌,視頻裡有轉場、有調色、還有變速等特效,預覽時可以以1/2效果流暢進行。
PR自14.2版本以後也支持AMD GPU的媒體編碼器了,所以這個AMD小主機使用運行PR進行視頻處理時的效率有了不小的提升,導出時也可以正常開啟硬件加速。導出時CPU基本能達到100%的利用率,頻率也可以穩定保持在3.49GHz,長達半小時的導出過程,處理器一直沒有降頻,處理器的的溫度基本穩定在62度左右。
考慮到有些小夥伴想用小主機當成客廳HTPC用,所以我又接著進行了一些4K視頻測試,測試了多種格式及多種編碼的視頻,都可以流暢播放,200GB的4K原盤也可以快速拖動播放,只是個別格式的視頻播放時處理器和GPU佔用率比較高,有的能達到雙100%以上,不過插座時流暢度沒有問題。
然後就是遊戲測試,APU可以說是萬金油,雖然本身並不是為遊戲而生的,不過也能在工作之餘娛樂一下,CS:GO在1080P分辨率下可以穩定在40FPS左右,還是能夠比較流暢運行的。當然了像魔獸、英雄聯盟等,這種不怎麼吃顯卡的遊戲來說簡直就更是小菜一碟。
解讀一下這種小主機的存在意義,這種準系統就是萬金油,家用、辦公、行業都可以使用。對普通用戶來說,小主機完全可以用來替代傳統的大機箱電腦,據我瞭解,今年這種小體積主機特別受家庭用戶歡迎,各個品牌的小主機都賣到了脫銷。家庭用來上網、看視頻、炒股、玩些小遊戲、上網課等等用途都能勝任。
對於喜歡折騰的小夥伴來說,這款準系統可以有多種定製方案,軟路由、NAS、ALL in ONE都可以自行根據需求搭配;行業用戶的訂製外觀、訂製系統、訂製接口或者嵌入到其它設備裡使用也是沒有問題的。最後簡單說一下購買建議:普通家用使用的話訂製標準配置就行,準系統+3400GE處理器+8GB內存+256GB固態完全夠用;有一定動手能力的購買準系統就行,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搭配CPU、內存、硬盤、網卡等。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爆捶NUC,AMD也有1L準系統了,極夜T72M拆解測評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